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新闻   ->   乡镇部门   ->   部门动态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人大在线|司前畲族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桥通万家心,齐酿共富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8 09:21:49 作者: 字体:

  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林静 吴学湾)在浙南群山环抱的司前畲族镇,甜蜜的中蜂产业正成为撬动共同富裕的有力支点。而推动这一产业从传统走向融合、让“共富蜂坊”惠及千家万户的关键力量,正是司前畲族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它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党委政府决策,一头连着百姓期盼,用依法、精准、高效的履职,生动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从零星散养到联盟共富,“共富蜂坊”的甜蜜蜕变,始于联络站敏锐捕捉的蜂农心声。针对蜂农“单打独斗”效益低的问题,代表们深入调研,牵头提出《关于推进中蜂养殖产业联盟建设的议案》,直接推动镇政府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纳入产业规划,落实政策措施,推动3000余户蜂农、500余户低收入农户纳入产销联盟,实现户均年增收2.5万元以上。

  蜂农严立达告诉记者,当遇到技术难题时,人大代表会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他们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为他们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得益于这些指导,蜂农们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养蜂产量大幅提升,收入也随之增加,日子过得更甜蜜了。

  “共富蜂坊”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成效巩固,得益于联络站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自身优势,为项目注入专业保障,精准对接核心需求,有效预防化解潜在风险,并通过常态化监督确保红利公平共享,护航“甜蜜事业”行稳致远。“未来,我们还想通过共富工坊带动更多农户过上甜蜜的生活。”司前畲族镇人大代表严立超说。

  司前畲族镇人大主席叶其广表示,联络站多维度、全方位助力蜂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准对接民意,通过站内站外多种方式收集蜂农扩大养殖规模的诉求,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农业专家开展调研,为后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搭建协商平台,推动建立“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三是强化监督问效,成立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对蜂坊建设进度、产品质量、收益分配进行了全流程的跟踪,确保蜂产业项目健康、有序推进,切实保障蜂农的合法权益。

  长期以来,联络站致力于优化代表履职方式,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畅通民意渠道,掌握群众诉求,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制度化平台,同时落实意见问题闭环运行处置机制,助力解决民生关切。自2020年联络站正式实体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500余人次,收到意见、建议超300条,已妥善解决270余条,打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代表联络站工作不只停留在“站”里,更要走到群众中,落实在行动上。

  “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像我们村民的一个贴心管家。”村民董双燕说,“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代表们都特别上心,让大家觉得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心里特别踏实。”

  代表联络站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项目支持上,还体现在汇聚民智、解决难题、推动基层治理上。通过联络站的运转,代表们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同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普遍性问题转化为高质量建议,推动一系列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事实事的解决,如通过代表建议将“实施235国道等事故多发路段的道路安全提升”等纳入县级民生实事。

  从精准捕捉产业痛点、推动政策革新,到全程监督保障公平共享,再到构建畅通高效的民意响应体系,联络站以其制度化、常态化、数字化的运行机制,将群众分散的诉求凝聚成发展的合力,将人大代表的履职效能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福祉和治理效能,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提供了可触可感的“司前样本”。

  “未来,我们将以数字化、专业化、品牌化为方向,推动联络站迭代升级。”叶其广说,“一方面打造专业代表工作室,根据代表的职业特长,设立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族文化等特色工作室。另一方面擦亮畲乡议事厅品牌,将联络站打造成收集民意、矛盾调解、政策宣传、文旅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来源:今日泰顺 编辑:骆晓燕 审核:曾丽军 核发:雷全才 张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