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人文   ->   人物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文化创客|魏朝浩:以线为媒 以偶为魂 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10 14:31:38 作者: 字体:

  静,是喧嚣中沉淀的匠心,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唯有一份执着在指尖流淌。

  线与偶的交织,悲欢尽显;

  古与今的碰撞,传承不息。

  魏朝浩,泰顺三艺木偶剧团团长、温州市级非遗木偶戏传承人。从幼年记忆中的喝彩声,到中年重拾木偶的坚守之路,他以线为笔、以偶为纸,将半生心血倾注于方寸舞台,在县文化创客服务中心的助力下,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乡音牵魂,半生辗转终归木偶初心

  20世纪70年代,木偶戏台前人头攒动的场景,是魏朝浩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师从木偶大师黄宗衙,他本以为会与木偶戏相伴一生,却在时代浪潮中无奈转身,为生计漂泊越剧团23年。命运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降临——2015年,家庭变故让魏朝浩负债累累,却也让他重燃对木偶戏的热忱:“既是谋生路,更是寻根路。”

  彼时,传统木偶戏因受众流失几近式微。县文化创客服务中心在走访中关注到魏朝浩的困境,主动为其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一方面邀请非遗专家提供技艺提升指导,另一方面协助申请创业扶持资金,并策划木偶戏与现代文旅的融合方案。在县文化创客服务中心的“牵线”下,魏朝浩成立三艺木偶剧团,开启了一场传统艺术的复兴实验。

  匠心破局,非遗“出圈”激活乡村文脉

  “木偶不是玩具,而是文化载体。”面对市场对传统技艺的刻板印象,2022年,魏朝浩选择以创新破题,创办“浙有戏艺术馆”,带领团队耗时数月打磨木偶造型,从打坯、雕刻到彩绘,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对细节的苛求。他还将现代题材融入剧目创作,推出环保剧《孙悟空大战垃圾魔王》、禁毒宣传剧《智抓毒魔王》,让木偶戏从“小儿科”变身“社会课堂”。

  同时,县文化创客服务中心搭桥牵线,联合高校艺术团队为其提供剧本创作支持,借助新媒体平台策划“木偶戏进校园”“非遗直播展演”等活动,推动剧团与景区、研学基地合作。如今,剧团年均演出超140场,复排的《新钟馗醉酒》《顺猴》《凤凰传奇》《真假美猴王》等剧目场场爆满,创下单日观演人次破千、年营收增长120%的亮眼成绩,更斩获浙江省民营剧团展演金奖、温州市“最牛达人”奖等荣誉。

  以线织梦,共绘艺术乡建新图景

  四十年坚守,魏朝浩的左腿因长期站立落下病根,每场演出前都贴满膏药。但在他看来,这份“甜蜜的负担”恰是传承的勋章。近年,县文化创客服务中心以“非遗+文旅”为抓手,协助剧团开发木偶DIY体验课、定制文创产品,并纳入“泰顺文化创客孵化计划”,为其对接省内外展演机会,让“小木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IP”。

  “未来,我想打造一座木偶艺术主题村落,让游客从看戏、学戏到‘住进戏里’。”魏朝浩的蓝图里,木偶戏不仅是舞台艺术,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依托县文化创客服务中心搭建的产学研平台,他计划培养更多青年传承人,并探索木偶戏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让泰顺木偶戏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从濒临消失到重焕生机,魏朝浩用半生坚守证明:传统文化从未远离时代脉搏。在县文化创客服务中心与创客们的共同努力下,泰顺正以木偶为线、以创新为魂,织就一幅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浸润生活的动人画卷。

来源:县委宣传部、百丈镇 编辑/初审:毛晓辉 二审:周晓叶 三审:曾丽军 核发:雷全才 张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