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泰顺虎皮粽:文化传承 粽香绵长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28 15:41:32 作者: 字体:

  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高欣欣)虎头虎脑的“虎皮粽”散发着独特的端午味道,心灵手巧的泰顺人裹出各式各样的粽子,其间蕴意深厚,传承的是传统,祈愿的是安康。一个“函包粽”象征着一家幸福美满,一个“阿尾囝粽”寄托着母亲对出嫁女儿的美好心愿,一个“长尾乌粽”,又洋溢着浓浓的母爱和童年的回忆。

▲悬挂的函包粽

▲长尾乌粽

▲四角粽

  粽子,是我县传统节令食品的典型代表。因地处浙南山区,相对闭塞,我县民俗文化得以较好留存原真性。粽子制作技艺自古沿袭,世代相传,每逢端午不少人家仍保留着手工包粽的习俗。

  临近端午,记者走进菜市场,发现一家摊位前围着不少市民,原来是店主正在店内包粽子,现包现卖。肉粽、豆沙粽、米粽……各种口味的粽子琳琅满目,摆满了货架。不同于寻常粽子的箬叶包裹,泰顺人以毛竹脱落的笋壳为粽叶,其天然斑驳的纹路如虎皮斑斓,因此得名“虎皮粽”。每年清明后,竹笋拔节生长,自然脱落的笋壳成为制作虎皮粽的天然材料。

  制作虎皮粽需经多道工序:笋壳需清水浸泡、刷净绒毛,再弯折成斗状,填入浸过碱水的糯米与豆子,最后用丝线紧扎成三角锥形。“以前包粽子绑的绳子都是用这种蓆草绳,要不就用笋壳边角料,包粽子固定的绳子一定要绑得紧实,这样粽子口感才好。”南大街51号林红副食品店店长、老手艺人林红仅需一分钟便能完成一只粽子的包制,她介绍道,传统粽绳原取自生长于悬崖的蓆草,因采收困难现多改用丝线替代。传统虎皮粽的独特之处,在于用蓆草配上笋壳裹成粽子,煮熟后别有一股草木清香。

  对于在外打拼的泰顺人而言,虎皮粽是端午的“必吃清单”。从竹林到餐桌,虎皮粽串联起泰顺人的四季轮回与情感记忆。它不仅是节日的仪式感,更是山乡儿女与土地血脉相连的见证。

来源:今日泰顺  编辑:骆晓燕 审核:曾丽军 核发:雷全才 张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