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三农   ->   新农村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枇杷甜了 日子红了——黄金果铺就致富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7 14:25:30 作者: 字体:

  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蓝舒丹 陶欣慰)在百丈镇阳山村,一种金黄的果实正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近年来,基地通过引进“白沙”“白玉”等优质枇杷品种,创新大棚避雨、精准防虫等关键技术,让原本“靠天吃饭”的枇杷产业实现逆袭。如今,这些皮薄肉嫩的“黄金果”不仅远销全国各地,更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走进百丈镇阳山村枇杷种植基地,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村民夏世花正麻利地采摘着金黄的枇杷。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务工不仅离家近,收入也很可观,“每次枇杷成熟,我就来这里采摘,已经采了三年了。”

  像夏世花这样的村民在基地里还有十多位。他们大多来自周边自然村,在春茶采摘季结束后,正好可以赶上枇杷的收获期,实现“无缝衔接”务工。据了解,今年枇杷采摘期约为三十天,每位村民可增收近4500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枇杷性甘、味微酸,具有补充营养、润肺止咳、健胃消食、清热解渴、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泰顺县潜农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志宙介绍,目前基地共种植枇杷40亩,其中露天枇杷10亩、大棚枇杷30亩,主要有白沙和白玉两个品种。

  “白玉枇杷果肉感觉更有嚼劲,不会像白沙那么软,皮也比较好剥。”刘志宙说。

  品种优势是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但精细化管理同样不可或缺。刘志宙告诉记者,枇杷的品质与日常管理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修剪和梳果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果实品质。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让基地的枇杷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形成了稳定的品牌效应。目前,基地的枇杷不仅在当地市场大受欢迎,更通过完善的冷链物流远销全国各地,“市场上销售比较稳定,远的销往北京、上海,大部分都是老客户,销路根本不愁。”

  然而,枇杷种植并非一帆风顺。刘志宙坦言,枇杷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自然风险的挑战,其中雨水和低温是两大主要威胁。

  刘志宙说:“果树在完成梳果、开花以及果实自然成熟的过程后,成熟期到80%的时候,如果连续下雨的话,就容易裂果,这基本上意味着绝收。”

  为应对这些自然风险,基地创新采用了设施农业技术,搭建了大棚种植区。大棚不仅能有效防雨,还能在极端低温天气下保持温度,确保枇杷安全越冬。

  除此之外,病虫害防治也是枇杷种植中的一大难题。刘志宙介绍,枇杷蛀心虫是主要害虫之一,这种害虫不仅危害果实,还会蛀食树干。

  通过多年实践,基地总结出了一套绿色防控技术,既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又保证了果品的安全和质量。从对抗冻害的“大棚保卫战”,到与蛀心虫斗智斗勇的“绿色防控”;从村民指尖采摘的丰收喜悦,到北上广餐桌的甜蜜口碑。百丈阳山的枇杷故事,讲述的不仅是农业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方水土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初夏时节,枇杷正当鲜!如果您想品尝这皮薄肉嫩、酸甜可口的时令鲜果,可拨打订购热线进行订购。订购热线:刘志宙:15158425273。

编辑/初审:毛晓辉 二审:周晓叶 三审:曾丽军 核发:雷全才 张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