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 在泰顺县龟湖镇,石头不仅是山间的寻常物,更是一方水土的文化符号。王永贵,一位土生土长的龟湖人,用三十余载的光阴,将粗粝的泰顺石雕琢成有温度的艺术品。他不只是手艺人,更是一个“文化创客”——以刀为笔,让传统石雕“活”出当代模样。
从石匠到“创客”:老手艺的新出路
与很多年轻人不同,因从小耳濡目染,17岁时的王永贵便对泰顺石有着极大的兴趣。从那时起,他每天跟着老一辈师傅学石雕,一凿一錾,练就扎实功底,自此与泰顺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0年底,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泰顺石的钟情,他毅然从青田返回家乡,并在龟湖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开设了首家泰顺石工艺店,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带动了乡亲们就业。
“之前我们做石雕比较传统,现在我们与时俱进,突破传统,雕一些现代人物,以及市场需要的东西,审美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作为石雕工作者,王永贵不仅有着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有着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的求索精神。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融入新元素、新内涵,如为游戏“王者荣耀”设计比赛冠军信物。
荣誉背后的故事:让石头“说话”
“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乡村工匠名师”“温州市泰顺叶蜡石雕非遗传承人”……走进王永贵的工作室,他的柜子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证书,层层叠叠的,仿佛一座小山丘,每一本都闪烁着他努力的光芒。但他说,这些荣誉不算啥,比不上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真心喜欢时的那种满足感。
“得奖是好事,但能让更多人了解咱们泰顺石雕,这才最重要。”这些年,他带着作品跑遍了各地的博览会,最远还去过北京。他曾花两个月雕刻《农家情怀》,围绕自然状设计达到原生态与技法相融合,以农家题材展示家乡美、农家乐的情景,以此呼吁更多人心系农村、投资文旅、助力共富。
除此之外,他还将精心雕刻的作品《自由自在》无偿捐给国家一级博物馆——恩施州博物馆永久收藏。有人问王永贵:“这么用心的作品,怎么舍得捐出去?”他憨厚地笑笑:“好东西要让大家一起看才有价值!”
“创”的初心:手艺要守,路子要新
十多年来,王永贵的工作室成了镇上的“文化驿站”。他定期开公益课,手把手教授家乡的石农们基础石雕技艺,每期持续三个月,受训者达800多人次。
2024年,在文化创客中心的支持下,他和龟湖镇“石尚花开”共富工坊合作开发石雕文创,茶桌摆件、泰顺石盲盒等成了抢手的“龟湖记忆”。有人问他为啥这么拼,他笑着指指满屋子的石头:“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靠我们广大石雕艺人共同努力,将石雕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王永贵的故事,就像他刻的石头一样朴实。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老手艺要守住,更要活起来。在龟湖这片土地上,正是因为有一群像他这样的石农工匠,沉默的石头“唱”出了新歌。
来源:县委宣传部 龟湖镇 编辑/初审:章海玲 二审:周晓叶 三审:曾丽军 核发:雷全才 张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