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 站在百丈镇飞云湖村山脚眺望,半山腰的一片透明大棚错落有致,颇具未来感。这里正是泰顺百湖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棚里“住”着150余棵杨梅树。
走进棚内,只见一棵棵杨梅树遍布山坡,尽情舒展着枝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自从杨梅树住进这里后,长势更好了。你看,现在这些杨梅树开的花比外头露天的要大很多呢,如果授粉及时,提前三周上市也很有可能。”泰顺百湖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垂敏指着杨梅树上一簇簇淡黄色花朵笑着表示,他对今年的杨梅品质和产量都很有信心。
作为我省最具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在大棚里种杨梅已不算新鲜事。林垂敏表示,他是从兰溪、余姚等地的梅农那里取经。2024年8月,在县农业农村局、百丈镇政府支持下,大棚动工建造,耗时7个月,直至今年3月完工,占地面积近20亩。
要在陡峭的山坡上完成这所大棚着实不易,投入也不菲,但林垂敏觉得还是值得尝试。“以往没有大棚,梅农主要靠天吃饭,到了采摘季,一旦遇到下雨天气,很多杨梅就会烂掉,影响口感和品质。”林垂敏表示,有了大棚之后,杨梅的生长环境变得相对稳定且适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通过人工干预、智能化管理,不仅可以提升种植效率和产量,提高杨梅品质和口感,还能实现杨梅提前成熟上市,延长采摘期,抢占市场先机。
穿行在大棚内,可以发现这里“科技范儿”十足。这里设置有温湿度计量器、水肥一体化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自动喷洒系统等多种智慧化设施。林垂敏按下其中一颗按钮,大棚周围和顶部的棚膜开始缓缓卷起,室外的寒气瞬间灌了进来。林垂敏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只要按动按钮,就可以实现一键开关棚膜,做好大棚的通风和温控,也能让大棚里铺设的管道自动喷施水肥。”此外,棚膜内侧还设有一层网纱,如同房子的纱窗,可以起到防虫的作用。
林垂敏一直坚持绿色生态种植,与时俱进,让杨梅林持续发挥效益。接下来,林垂敏还计划为这些杨梅树挂上“身份牌”,打造可追溯体系,让游客不光采得放心,关键更要吃得安心,打响自家“泰好吃”杨梅品牌,为泰顺百丈杨梅增光添彩。
来源:百丈镇 编辑/初审:涂秀秀 二审:章海玲 三审:曾丽军 核发:雷全才 张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