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 近日,温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和考试组织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重要信息。一起来关注↓
一、报考事项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可在本市报考高中段学校:
1.在本市初中就读(以电子学籍为准,下同)的应届初三学生或省内户籍在本市初中毕业的往届生;
2.本市户籍在市域外就读,要求回户籍地升学的应届初三学生和往届初中毕业生;
3.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子女、浙商温商回归人员子女。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明确有关规定如下:
1.所有初中毕业生均需报名参加中考;
2.所有参加本市高中段学校录取的学生均须在我市中招管理系统中报名,包括本市户籍在市域外就读要求回户籍地升学的学生(未回户籍地参加中考的,户籍地普通高中学校不得直接录取);
3.省内非本市户籍在本市就读的考生,享受同城待遇;
4.省外户籍在本市就读的考生,在本市初中有三年连续完整的学习经历和学籍,且学生或其父母一方(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取得有效《浙江省居住证》的,享受同城待遇。具体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须于3月3日前组织完成应届初三学生学籍信息核对并导入中招管理系统,相关信息导入中招管理系统后将不予修改。
2.温州市教育局将对各地导入的初三学生学籍信息进行核对,原则上导入人数不得少于学籍系统中初三毕业班人数。
3.各地各校要以学籍系统为依据,严格排查在籍学生中考报名情况。各初中学校须于3月24日前,在市级中招管理系统中将未报名中考的学生信息(原因、去向等情况)进行登记,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确认。
4.往届初中毕业生和回温考生的报名时间、地点由户籍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省内市外户籍往届初中毕业生的报名时间、地点由初中毕业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回温考生须凭市域外就读学校学籍证明(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盖章)、学生本人户口簿于规定时间内到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制定的市外就读回温录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结合学生提供的7-9年级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考核情况,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认定,并经公示后导入中招管理系统。
5.本市户籍跨县域就读考生,在报名时须选定“回户籍地录取”或“在就读地录取”,明确普高录取生源地,如未做选择,系统将默认“在就读地录取”。考生报名时选择“回户籍地录取”的,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户籍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名点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选择结果不能更改。学生中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由中招管理系统自动反馈至录取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
6.中考“体育与健康”科目报名详见《2025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考试实施方案》(温教体〔2025〕8号)。
二、中考科目、分值和时间
耐力类(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为必考项目;考生另在力量类、跳跃类、大球类、特色类中选择3类各1个项目作为选考项目,每人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10分,总分值为40分。具体要求按照《2025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考试实施方案》(温教体〔2025〕8号)执行。全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完成时间不迟于2025年5月底,具体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三、学业水平考试组织和阅卷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阅卷工作由温州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行网上阅卷,全市统一发布成绩。根据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相关规定,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由温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具体办法另行发文。
四、加分政策
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2.少数民族考生(根据《浙江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2027年起取消该项加分政策。相关县参照本区域具体政策执行);
3.港、澳、台同胞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若考生在以上(一)至(三)项中具备多项加分条件,则取最高一项,不重复加分。如遇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变化,上述加分政策也作相应调整。
五、保障制度
(四)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中可能影响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对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来源:温州发布 编辑/初审:许曾荣 二审:卢书凝 核发:雷全才、张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