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赵超颖 陶欣慰)“好蜂景”铺就“甜蜜路”,小蜜蜂成就大产业。近年来,我县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蜂养殖产业,把“甜蜜”产业打造成乡村发展新名片,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路”。作为拥有十多年养殖经验的养蜂人,苏锡童对这份“甜蜜事业”充满了热爱与执着。
近日,记者来到西旸镇的中蜂养殖家庭农场,只见一个个蜂箱摆放整齐,四周成群的蜜蜂嗡嗡作响,养殖户苏锡童正细心地查看蜜蜂的生长情况。
苏锡童的养蜂之路始于2009年。开始的时候,苏锡童只是抱着试试看想法,可干着干着就有了收益。尝到甜头的苏锡童发现,养蜂可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增收门道,于是他便开启了与蜜蜂打交道的“甜蜜事业”。苏锡童告诉记者,当时他家共有600多个蜂箱,蜂蜜每斤售价100元,一年都能卖出两三千斤,销售量非常可观。
为了做好这份“甜蜜”事业,苏锡童通过不断参加培训学习,提升养蜂技术。慢慢地,苏锡童的养蜂经验越来越丰富,如何选种、何时采蜜、怎样调控温度等,他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还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环境的独特方法。
在苏锡童看来,养蜂需要花心思,在了解蜜蜂习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季节变换蜜源的影响,所以他还在基地种植了枇杷树、桃树、菊花、野桂花等各种不同季节的蜜源植物。
苏锡童告诉记者,蜜蜂具有群居性,整个群体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为了确保蜜蜂顺利安家,除了在蜜源上要赢得它们欢心,蜂箱管理能否赢得它们满意也至关重要。“尤其是马蜂过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此外,巢虫季节,也要经常清扫蜂箱,有巢虫的话,整窝就会没用了。”
由于在山里自然林中放养,苏锡童的蜜蜂酿出的蜂蜜不仅品质纯正,色泽清亮,而且味道清香,很受消费者喜爱,并逐渐打出白海“蜂王”的名气,引得周边村边农户纷纷上门“取经”。苏锡童来者不拒,从养蜂、采蜜、转场到设备采购、蜂蜜包装、产品销售,耐心地教授技术,无偿提供服务。
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三十几户农户加入了养蜂行列,其中不乏低收入农户。垟边村村民苏锡品早年因为意外受伤,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在苏锡童带领下开始学习养蜂,从一开始的25箱蜂发展到现在的36箱,每年可以赚1万元左右,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蜜蜂在酿蜜,又是在酿生活。今年,苏锡童又有了新的目标,他准备模仿蜜蜂的自然生活习惯,试验圆桶土法自然放养,提升蜂蜜品质,进一步把养蜂产业做大做强。
编辑/初审:涂秀秀 二审:周晓叶 三审:曾丽军 核发:雷全才 张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