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吴柳青)近年来,竹里畲族乡茶石村后坑自然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深挖耕读文化,吸引四方游客前往疗养、创业,推进古村整村保护开发的同时,也让传统村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后坑村的村子一角,景仁养生馆、里仁民宿里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房屋吊顶的施工工作。景仁养生馆、里仁民宿的主理人吕玲是一位来自义乌养生行业的的从业者,看中了后坑独特的地理环境,她和一群有情怀的朋友共同出资,对石坑自然村的老民居进行提升改造。
吕玲介绍:“我们10个人每人出了5万元钱,解决老民居改造的资金问题。平时他们不来,咱们这一间房子就可以交给村里来运营,费用收进来可以归到村集体所用。村里可以拿这笔资金来维护其他的房屋的修建、卫生、电路的维修等。”
后坑自然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据传当地的村民为刘伯温后裔,因此村子里一直留存着耕读文化。被当地政府定位为耕读村后,近年来,后坑村持续吸引着众多来自北京、上海、江西等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耕读、创业、疗养。
来自内蒙古的乔宁义前来泰顺游玩时,就被这里的气候、山水和人文所吸引。他发现石坑自然村内多为留守老人且近乎为空心村,几经思考后他选择留了下来,成为了山澧人居主理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石坑自然村“活”起来。乔宁义说:“目前,我们做研学、游学、旅居和康养这4个点,先把村子人气聚拢起来,让村子有人、有项目。我们做这些是希望能够带动当地的村民,在家门口有自己的事情可做,也有一份收入保障,大家一起来发展,共同致富。”
随着一户户外来、返乡青年的入驻,村子里的村民将自己的房屋出租,并从事相关的装修、管理以及服务等工作,村子里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在整村保护、开发与传承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村民的支持,村干部每挨家挨户去做协调工作,最终基本实现了全村统一的修缮风格,为后续的全村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茶石村党总支书记罗祖华告诉记者,近两年时间,后坑村就招了七八户人家,现在陆续还有外面的人还进来,既能增加村里的经济效益,又能充分利用村庄资源,村民又有事情做,一举三得。
未来,茶石村将根据15个自然村的资源禀赋,以“耕读村、创业村、月子村”等为定位,深挖文化内涵,做好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文章,进一步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发展。
编辑/初审:黄淑霞 二审:周晓叶 三审:曾丽军 核发:雷全才 徐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