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一起跨越看泰顺·共富故事|大学生在竹里 借空间改造拓宽共富路
来源:泰顺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9-16 16:22:40 作者:许曾荣 字体:

  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许曾荣)今年7月,“建行裕农通杯”第五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泰顺未来乡村专项赛”在南浦溪镇开赛,一段时间以来,300多名大学生对南浦溪镇库村村、南峤村,罗阳镇大溪源村,竹里畲族乡竹里村,柳峰乡墩头村的40个空间进行改造。

  双碳馆 

  走进位于竹里游客中心的双碳馆,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美轮美奂的宣传图标,流光溢彩的灯光设计,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别看这空间不大,容纳的东西却非常多。温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将空间分为双碳建筑营造中心,双碳数据展示中心,双碳宣传科普中心和双碳文创开发中心四个部份,全方位宣传双碳知识。

  温州理工学院学生陈海涛介绍:“我们双碳馆区最大的特色就是整个空间的氛围,材料采用低碳的材料,展示的东西也是竹里特有的双碳理念,竹里是省第一批双碳试点,拥有自己的碳汇系统,这些都是竹里的招牌,蕴含着竹里的文化自信。”2021年,我县竹里畲族乡入选全省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名单。大学生们此次空间改造紧紧抓住这个创建机会,为了更好地宣传双碳,空间改造的材料以竹制品为主,特别是吊顶部分,采用竹编的方式制作而成。竹子是一种低碳材料,而这也正好符合了双碳馆的宣传主题。

  双碳馆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双碳文创开发中心,在这里,学生们以竹编的形式设计出形态各异、独树一帜的竹编画。同时结合主题还开发出了一些低碳产品。陈海涛说:“这边的文创产品带有科普性质,像这些太阳能小车是利用太阳能转化成电能来运转的,可以对小朋友们进行科普教育,这些产品我觉得是可以推出去的。”

  三月三农家乐

  随后走进改造后的三月三农家乐,参与三月三农家乐改造的是温州大学的学生团队,从今年3月相识到7月的改造,温州大学学生与三月三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一系列改造使其焕然一新。温州大学学生滕影回想道:“因为一顿晚餐,我们与三月三农家乐结缘,这家农家乐的菜品很有特色,味道也很好,但是它原本的空间设计没有将其农家乐的氛围凸显出来,我们就想以空间改造的形式加强它农家乐的氛围。”

  改造过程中,学生们结合畲族元素,对农家乐的吧台、房间、柱子等里里外外进行改造,还结合农家乐老板雷圣利的形象打造出IP,设计了包括乌米饭、小青茶在内的文创产品,让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能品尝当地美食,还能带走当地特产。

  滕影指着墙上的一幅画介绍道:“这是我们同学手工绘制的,它把带着畲族特色的乌饭制作方法通过画笔阐述形成画作,将画贴在墙上第一天就有游客过来驻足观看,让游客们更加形象地了解了乌饭的制作过程,明白了乌饭并非黑米做成的饭。”三月三农家乐负责人雷圣利很是满意:“通过学生们的改造,我们各方面都提升了,从外观环境到吃住感受,客人过来他们感觉环境更优美了,住得也更舒适了,往后客人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现在像雷圣利一样践行低碳生活的村民越来越多,这都得利于持续不断的宣传和团队对空间的改造带来的普惠性。据了解,今年共有10个团队进驻竹里乡竹里村,对农家乐、油坊、小卖部、研学工坊等10个空间进行改造。他们以设计赋能乡村,从概念设计到施工落地,和乡村工匠、村民共同营建,通过场景营造、文化创意、空间运营、活动策划等方面助力空间更新、活化和运营。眼下,空间改造进入了项目验收与决赛评审阶段,两个月的付出,实现了创意项目从设计到落地的转变。为未来乡村建设注入了创意创新活力,拓宽了奋进共富的路径和渠道。

  竹里乡党委委员张可可说道:“通过他们的改造,我们竹里的一些闲置民房都变成了有创意的便利店,变成了有竹里特色的婚嫁馆,竹里农家乐的氛围,以及当地的一些民俗特色也得到了极大的彰显,这样可以更大地促进我们竹里旅游业态的发展形成。”

编辑 周晓叶 校对 毛晓辉 责编 曾丽军 监制 陈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