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新闻   ->   便民资讯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是否可以等待将来直接接种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疫苗?如何应对“双流行”风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回应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12 09:54:55 作者: 字体:

  泰顺新闻网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8月1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期,全国多地都检测出了新型变异株,也就是奥密克戎BA.5毒株及其进化分支,从变异株的传播力和特点来看,新的变异株是否给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从各地的实际防控情况来看,第九版防控方案所制订的措施是否仍然有效?面对传播速度更快的变异株,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到“早发现”?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 董小平:

  当前,各地都按照新版防控方案的要求,立足于快速精准做好风险管控,积极应对。可以看到,几乎每一起疫情基本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这也反映出来第九版防控方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是行之有效的。

  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流行特征和传播特点和其他的奥密克戎相比,虽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是相较于较早时间流行的BA.2毒株来说,传播能力的确是略有增强。更为重要的,它的免疫逃逸能力出现了很明显的增强,发生再次感染的风险有所增加,这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

  新冠疫情处置过程中第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早发现”,所以在新版防控方案当中,按照点面结合、症状监测与核酸检测结合、传染病监测系统与其他部门监测系统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人、物、环境等8大类多渠道的监测预警。这些多渠道的监测既有针对还没有出现疫情时,也就是常态化时的监测,比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员的监测,风险职业人群监测,进口物品及环境、药品监测,也有涵盖了疫情出现时重点部位的监测,比如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社区管理人群、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机构的监测。同时,也关注到新变异株的监测和溯源的问题,比如病毒基因变异的监测。第九版的防控方案更加突出体现了精准科学防控理念与措施,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新版方案对各项常态化措施的落实以及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主要流行奥密克戎变异株,尤其是奥密克戎BA.4、BA.5已成为主要的流行株,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他们是否可以等待将来直接接种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展了新疫苗的研发,通过新疫苗的研发,期望疫苗能够发挥阻断感染的作用,另外,提高免疫保护的持久力、减少病毒变异所带来的免疫逃逸的现象。其中,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内的疫苗研发也在进展中,未来可能有单苗,也有可能有联苗。但是,疫苗研发,尤其是新的疫苗研发需要时间,在研发过程中也有一些不确定性。目前我们使用的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上,是显著的、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全程接种和打加强针,能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非常强,一旦出现疫情,其实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尤其是给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带来的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们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要尽快接种疫苗,按照规定的间隔完成加强针的接种。

  新版防控方案中,中高风险区降级的主要标准设计的时间范围、对发生疫情地区旅居史的追溯,都缩短到了7天,这是否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韩孟杰: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和精准性,2022年4-5月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基于研究结果和国内多地的防控实践,第九版防控方案对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以及中高风险区的管控周期进行了优化,它兼顾了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确定了集中隔离、中高风险管控时间以及来自中高风险区的追溯时间,都确定为7天,并确定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在封管控期间,按照防控方案的要求,科学开展核酸检测。对尚未转运的风险人员、抗原检测阳性人员、核酸混检阳性的待复核人员、行动不便的病人以及高龄老人等特殊人员实行上门单采单检。对于曾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楼宇、院落要落实上门采样,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先行抗原检测,阴性后再做好安排有序的进行核酸检测。对于非入户检测,明确要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实行专人引导,分时分区,固定路线,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这些措施已经在大量的实践中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在严格做好以上社区人员管控和核酸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缩短管控期限并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在和奥密克戎变异株交锋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哪些经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近期有几个省奥密克戎的感染例数超千例,像安徽的疫情累计感染者近2000例,甘肃累计感染者近4500例,广西感染者超3700例,疫情规模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均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面新发阳性清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应该说,这些成效的取得,根本上还是在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央确定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采取科学严格的防控措施,以快制快,坚决控制疫情传播。总结起来,主要的经验有六个方面:

  第一,实行扁平化指挥和调度。国务院联防联控综合组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赴相关省份,同时派出有经验的国家级的专家现场指导工作,与省、市、县各级指挥体系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省级统筹,提级指挥,地市主责,县区落实,部门联动,并联处置,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第二,“快”字当头。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因此我们所有的防控措施就是要与病毒赛跑,以快制快,把速度作为疫情处置全流程的工作要求。我们把快字当头分解到工作的各个关键流程和环节当中,总结了“十快”,就是快采样、快送样、快检测、快追阳、快流调、快排查、快转运、快隔离、快诊断、快报告,也就是从检测开始,一直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隔尽隔,然后进行病例报告,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要突出“十快”的要求,全力提高疫情处置的效率。

  第三,全省要统筹资源。必要时,全国统筹资源。在全省范围内要统筹调配好核酸检测、流调排查、转运隔离、医疗救治和社区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资源,统一调度、统一指挥,集中全省的力量和资源,快速打好歼灭战。

  第四,高效开展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病例的重要方式,加强统筹调度,调集核酸检测的资源,全力推动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为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奠定基础。安徽、甘肃和广西这三个省的疫情,都实现了24小时完成一轮的高质量核酸检测,既要保障核酸检测的质量,也要保障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同时对高风险地区采取上门采样,一户一管或一人一管,对中风险地区采取1:5混检,适当降低1:10混检比例,这样通过快速的检测,检出阳性感染者,及时控制社会面传播的风险。

  第五,快速流调,排查风险人群。我们增派和充实流调力量,在这几次疫情当中,必要时我们通过加强全国资源的统筹,增派流调的力量,充分发挥“三公(工)”的作用,针对这些风险的点位、风险人员,进行细致的排查,力求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力减少和消除社会面风险和隐患。

  第六,加强社区的管理,强化四方责任。推动完善社区的工作体系,实施网格化管理,从严从紧做好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的管控工作。同时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在疫情防控当中的责任,建立健全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严防新的感染增量发生。

  请问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重症病例的情况如何?在救治方面有什么特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一些高龄、有基础性疾病以及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员,在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后很容易转为重症,给医疗救治带来了挑战。在近期的这几轮疫情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重症病例,比如现在海南、广西都有重症,特别是在甘肃的这轮疫情当中,先后发生了27例重症。专家们分析,这与西部高原地区本身患者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比较多,再加上高原地区易发生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应当讲,通过国家和省市医疗专家和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这些重症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像在甘肃,8月1日,27个重症患者均转为普通型或者治愈出院,没有1例发展为危重症。目前还有3例尚在康复当中,其他都已经出院。这也提醒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奥密克戎毒株引起的症状轻而放松警惕。特别是存在着社区传播的,传入家庭,或传入一些特殊的场所,就会带来比如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罹患新冠,从而带来重症的风险。

  在新冠肺炎病例的重症救治过程中,我们慎终如始,对每一个重症患者都进行精心的救治。

  一是坚持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所有的疫情当中,我们几乎都是第一时间派出有丰富救治经验的医疗专家,包括重症专业、感染专业,还有呼吸、中医这些有经验的国家级专家,与当地的专家进行联合查房和会诊。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会诊平台,如果有重症患者,我们还会组织全国的专家,通过会诊平台进行会诊,一人一策为患者制订好治疗方案。此外,我们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条件好、有较好感染控制基础的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把重症患者以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全部都集中在定点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集中管理和救治。

  二是要坚持关口前移。比如,有一些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我们放到方舱医院进行救治,但是依然要组织国家级、省级专家加强对方舱医院的巡诊,对于轻症患者进行早期介入,防止轻症转重症。同时及时识别有风险因素的患者,并把他们转入定点医院,必要时转入到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管理。

  三是要坚持规范化诊疗,按照九版诊疗方案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包括加强对症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加强呼吸支持,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支持,尽最大努力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四是坚持中西医并重。无论是对方舱医院里面轻症患者的治疗,还是在定点医院对普通型和重症的治疗,我们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工作,力求取得最好的效果。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对于重症病例救治的原则和方案是得当的,而且救治的效果总体也是好的。

  一些网友认为,对于长期居家极少出门的高龄老人来说,接种疫苗似无必要,请问有关部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对没有接种的老人有何建议?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长期居家、极少出门,不意味着没有感染的风险。因为我们在家里,老年人要和家人接触,在养老机构要和服务人员接触,尤其是刚才提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目前是流行的优势株,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强度大、传播过程隐匿,与之前的一些新冠病毒相比,一旦有了传染源的时候,发生感染的风险在增大。国家一直在倡导老年人接种疫苗。在各方的努力下,目前老年人接种率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有一些高接种率地区,高龄老年人接种率已经超过了90%,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地区接种率较低,高龄老年人接种率还不足70%。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新冠病毒的传播或流行,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来说,尤其是高龄老人患重症、乃至发生死亡的风险依然很大。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第一,关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是显著的。第二,接种疫苗这项措施和其他防控新冠的措施相比,是简单易行的。第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特异性免疫力。

  大量研究显示,如果不接种疫苗,老年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导致重症、死亡、进入ICU病房的病例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我们建议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没有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的老年人,只要不是禁忌的范围,不属于缓种的对象,我们都建议尽快去接种疫苗,因为接种疫苗要产生保护作用的话,实际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接种疫苗让老年人能够产生抵御新冠病毒侵袭的特异性免疫力。

  近期,部分地区流感活跃度上升,有专家研判分析,流感和新冠肺炎两种呼吸道传染病存在叠加风险,请问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这种“双流行”的风险?秋冬季即将到来,公众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 董小平:

  2020-2021年度,我们国家流感的确是呈低水平的流行状态。我们国家在这个阶段采取了相对比较严格的防新冠的公共卫生措施,这种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和流感的低流行是有一定关系的。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长期的低水平流行,自然感染的人群比例就会低,加上我们国家流感疫苗的接种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所以在人群当中对流感病毒预存的免疫力肯定会有所下降。今年夏天,我们国家南方已经出现了A(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专家研判,今年秋冬季出现较高水平的流感流行风险是偏高的。目前,全球仍然处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因此在今年秋冬季或者是冬春季,有可能出现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

  针对这种风险,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都是组合性的,比如:1.长期监测流感和新冠肺炎活动水平和特征,我们国家的流感监测在全球都是排在前列的,哨点医院、监测网点、实验室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在发热门诊,我们对发热患者要进行排查和分诊,及时识别和诊断流感和新冠。3.一旦出现疫情,当地会根据疫情的风险评估,采用一些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不管是新冠还是流感。在对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的传播。4.积极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今年我们国家流感疫苗批签发比较早,建议各地及时做好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准备。

  秋冬季很快就到了,我们在这儿也呼吁公众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在流感季来临之前要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医务工作者。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平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等。

来源 健康中国 编辑 黄淑霞 校对 毛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