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蓝舒丹)今年受持续雨水天气影响,我县各地杨梅减产严重,产量仅有往年的三分之一,这让广大种植户们望天兴叹、一筹莫展。但包垟乡岩山村的种植户们却减产不减收,怎么回事呢?跟随记者一起了解一下。
上午9点,在泰顺红岩商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从当地梅农手里接过清晨刚采摘下来的杨梅,第一时间进行称重、算账、付钱。不到几分钟,村民手里的杨梅在“家门口”就全部卖出。
收购来的杨梅经过人工筛选,会被批量放入冰冻冷库进行降温收水,目的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能保持新鲜。保鲜数小时后,工作人员再把杨梅放进标识着“走走泰顺,一切都顺”的精美礼盒中,由顺丰冷链发往全国各地。
泰顺红岩商贸有限公司位于包垟乡岩上村,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集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该企业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立足服务当地农民,同时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平时休闲在家的村民也多了一份收入。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受连续降雨天气影响,我县杨梅产量大幅减少,但岩上村的杨梅销售却十分火爆,订单供不应求。这主要都得益于泰顺红岩商贸有限公司创始人龚海港、岩上村党支部书记推行的互联网线上“直播带货”。今年6月10日,他在抖音、淘宝、微信上分别开设了直播账号,帮助村民推销杨梅。其中,在6月25日的微信小程序直播带货中,他们就卖出700多件杨梅礼盒,销售额10余万元,实现“等人上门买”向“主动向外卖”的转变。龚海港表示,看到村民们笑得很灿烂,就很有成就感。
龚海港原本一直在外闯荡,2017年回乡创业,并担任包垟乡岩上村党支部书记。包垟乡环境优越,盛产杨梅,仅岩上村杨梅种植户就有100余户。过去,村里销售杨梅的方式大多是等着收购商前来收购,或是村民自行挑到集市上售卖,没有畅通的销售渠道,杨梅也容易滞销积压。如何帮助农户打开销售渠道成了龚海港思考探索的问题。
以“互联网+农特产品”新型直播带货方式帮助当地农户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龚海港说,未来,他将依托乡政府开辟出的新路径,让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扬“梅”吐气。
编辑 黄淑霞 校对 毛晓辉 责任编辑 曾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