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五年辉煌|以“绿”为底 泰顺绘出生态“新画卷”
来源:泰顺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12-29 08:10:00 作者: 字体:

  泰顺新闻网讯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栉风沐雨。过去五年,全县上下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各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域旅游风生水起、城乡面貌悄然改变、条条道路连接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泰顺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喜迎党代会”专题报道,回顾五年来全县发生的喜人变化,本期推出“生态篇”,敬请关注。

  泰顺县位于浙江南部,与福建交界,山多地少,生态环境优良,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2017年以来,泰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省市县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决策部署,聚焦生态环境短板补强,全力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五水共治”、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倾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地,县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泰顺县域空气质量优良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排名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是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批碳汇城市,获评“中国天然氧吧”。近年来,泰顺擦亮最佳生态金名片,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4个指标均达100%,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展示窗口”。

  翻开泰顺近5年来生态环境工作的“成绩单”,可以看到:

  2017-2021年期间,我县出界断面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功能区噪声达标率和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始终持续保持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指标持续领跑全省。2017年成功举办全省首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2018年率先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19年成功创成温州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0年获得浙江生态省建设集体三等功,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跃居全省26名,较上一年度分别提升了1.57分、14位。2021年调查发现昆虫新种——泰顺带扁蜡蝉,并在6月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一组组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彰显的是五年来泰顺在生态环保事业方面发生的喜人蝶变。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坚定践行“生态立县”战略,始终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产业发展,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走在省市前列。着力打造全国生态高地。2014年泰顺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后,我县随即着手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2019年成功创成温州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进一步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既有成效,2020年又全面发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完成《泰顺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年)》编制工作,并印发实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绩斐然。泰顺是中挪在中国实施生物多样性国际示范县建设的五县之一,近年来,我县以乌岩岭、氡泉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2018年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县级层面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泰顺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和《泰顺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0年开展为期两年的泰顺县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并获得COP15大会平行活动(自然与文化多样性峰会)承办资格。

  环境管控渐入佳境

  始终坚决贯彻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战略部署,不断加大信访调处和监管力度,绷紧环境执法“零容忍”这根弦,确保全县范围内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全面完成我县工业企业环保行政许可规范管理改革任务。2019年9月以来,我县全面开展工业企业环保行政许可规范管理改革工作。全县工业企业424家,其中未取得环保行政许可手续即应纳入改革企业数356家,通过改革共关停企业159家,豁免22家,完成备案175家,环评执行率100%。

  针对性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出台《泰顺县扬尘污染防治职责分工》,加强各重点领域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开展涉气重点行业整治,制定《泰顺县工业涂装等行业整治提升方案(2018-2020年)》,通过集聚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和关停淘汰一批等“三个一批”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县相关行业转型升级。

  切实做好环境监察工作。2017年至2021年期间,先后开展“铁拳、绿箭、蓝天、碧水”等系列活动、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口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检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等专项行动,结合日常执法,全力杜绝环境污染违法事件。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4221人次,检查企业1407家次,限期整改企业351家,立案查处31家,处罚金额435.23万元,移送公安案件4件,行政拘留3人。

  五水共治阶段性胜利

  我县先后获评全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考核优秀集体、“五水共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积极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17年获得省级治水最高荣誉奖“大禹鼎”。2018年正式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制定出台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总体方案》,累计投资2.8亿元,建设项目152个,2020年基本创成12个城镇“污水零直排区”,进一步补齐了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341名,县、乡两级湖(库)长64名,将全县407条河道、77个水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推进信息化治水,全县各级河(湖)长都安装了河长APP,每周上传巡查轨迹和巡河日志,第一时间处置群众在APP上的投诉问题。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吸纳民间河长289名,通过推广“绿水币”小程序,招募社会公众2500余人共同参与治水工作。建立河道长效保洁“三级”责任体系,成立乡镇河道保洁队19支,落实村级河道保洁员100多名。持续督查高压态势,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年度治水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查纠工作中的薄弱点,以效能点评会、发放督办单的方式,交办问题,限期落实整改。

  多方位提升“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形成“传播矩阵”,定期更新推送“五水共治”工作动态;全面把握“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科普日”时间节点,开展“五水共治”广场宣传活动,从而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未来5年,泰顺将以全面深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四个“全面”为主要工作思路,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材料提供/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 编辑 毛晓辉 校对 黄淑霞 责任编辑 曾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