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 疫情当前,泰顺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共同抗疫,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因为有了他们,那些“战疫”现场变得温暖而生动,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坚守,疫情防线更加牢固。一起记录这些平凡的事情、暖心的瞬间,向他们致敬!
“疫情防控”中的担当硬汉
因浙江疫情紧急、发展迅速,按照省市县部署,三魁镇第一时间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急难险重”之下,三魁镇副镇长陶青奇挺身向前,彰显硬汉担当。
临危受命,不惧风险勇敢向前。宁波、杭州、绍兴疫情形势严峻之时,原分管领导因疫区返泰需隔离21天,为尽快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陶青奇被临危授命为镇疫情防控负责人。防疫工作就是在和时间赛跑,需要迅速响应、不断统筹各方、协调发力。他没有二话,一下子挑起防控疫情艰巨而紧迫的担子。
思路清晰,合理分工统筹发力。防疫工作的总体复杂程度常人难以想象,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很可能前功尽弃。面对“三队三单”等新任务新要求,陶青奇“摸着石头过河”,通宵了一整晚,安排方案改了十几稿,最终才拿出适合各村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方案,将全镇划分为15个村155个网格,从名单调整到演习安排他都亲力亲为。部署会上,“流调溯源队一定要按照1:10的比例来配备乡镇干部、社区网格员、医务人员、民警和志愿者。”他向各负责人一遍又一遍交代具体责任和注意事项,只为确保防疫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任务繁重,脚步丈量工作深度。“24983步,微信好友排名第一。”陶青奇的微信步数再次突破20000步,而这只是他连日来的常态。穿梭往返于会议室和疫情防控办公室,传达布置各项任务;出入商户、门店150余家,确保使用温州防疫码落到实处;频繁进村入户,同村干部和网格员一道宣传疫苗接种的好处,鼓励村民应接尽接、及时接种。他似乎是一个永动陀螺,连轴转、不停歇,生怕防疫的某块工作没有做到位、生怕出了任何岔子......
退役不褪色 抗疫敢担当
没有谁能比军人更理解命令的含义,也没有谁能比军人更理解责任的意义。同样,退伍军人,他们虽然脱下戎装换了行装,但退伍不褪色,他们身上永远烙印着军人的优良品质。
严立潭是司前畲族镇新北村的驻村干部,他从军十二载,2020年退役后转业安置在镇政府。身为镇域内自然村较多的行政村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村内人员流动多,工作任务繁重。因为疫情多点爆发,村内落实健康管理措施人员数量越来越多,除了到村里开展防疫宣传、入户信息采集,外来人员排查登记、流动人员管控追踪等工作,每天对管控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也成了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今天身体都好吧,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不要有顾虑,有啥困难及时告诉我。”借着体温测量,他每天都准时到村民家门口,安抚村民焦虑的情绪,强调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也传达最新的防疫政策和疫情形势。
退役不褪色,抗疫我担当。在这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典范,他默默无闻地战守在防控“疫”线,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展现了一名退役军人冲锋在前、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老干部防疫一线展风采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司前畲族镇老干部纷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用自己平凡的力量,为人民构筑起了一道永不褪色的防线。
今年刚退休的老干部柳冬英也积极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奉献在战“疫”一线,并始终坚持协助其他队员做好防疫宣传、巡视巡查工作,在防疫宣传中,还给群众送去“防疫爱心礼包”。老干部表示,基层一线的同志们不畏冬天的寒冷,体现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老干部,也要发挥余热,当好表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陈学应和张冬绿是司前畲族镇的一对老党员夫妻,疫情发生后,都已60多岁的两口子第一时间参与到了防疫一线,在卡口全面落实测温登记、查验温州防疫码和日常消毒、通风的守“小门”措施。陈学应认为:“我们俩作为老党员,正是要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冲锋在前,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防控形势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抓实做好防控措施,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你的“蓝朋友”冲锋在“疫”线
“集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执行任务的早晨,仕阳镇狭小的消防队里都会传出这样的口号,口号过后便是他们迅速行动的声音。哪怕是周末,他们也照常出动。在他们这支12人的消防队背后,是2.4万的仕阳人民。
他们是“救急员”。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骨干力量,他们自觉承担应急处置任务,运送隔离人员、配送物资,他们冲锋在第一线;卡点值守、应急增援,他们守护在后方。他们利用一切时机踏勘村情、熟悉街道、村社情况,确保队伍第一时间拉得出、打得赢。
他们是“宣传员”。面对疫情形势的变化,他们进村入户,将最新的防疫政策讲给村民听,将最新的防疫宣传单发放给村民。为配合疫情宣传,他们将“宣传车”开到镇上、村里,疫情宣传的声音传遍大街小巷,短短一个星期,行驶里程达1500千米。村民戏称“村民快点听过来”成了他们的标配。
他们是守护你我安全的“蓝朋友”。冬日清晨,当你还在贪恋被窝的温暖时,他们已如一阵火焰在你窗下闪过……长跑、俯卧撑、深蹲,他们常年累月进行体能训练只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中小学校,在幼儿园,他们陪着孩子们轻声细语,只为祖国的花朵们认真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学习消防知识,拥有保护自己和的家人的能力。
这就是你的“蓝朋友”。当你在防疫卡口、在防疫一线,看到他们,哪怕不是蓝色的他们,也请记得给他们一个微笑。
担当在前 挺身而出
作为柳峰乡墩头村村两委的一名普通干部,曾须启在多年的工作中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时刻把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杭州、宁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曾须启冲锋向前不退缩,守护居民平安健康。
担当在前,宣传到位,化身疫情防控“传播员”。抗疫期间,曾须启深入基层,入户全面摸排返乡人员,张贴、发放宣传单,确保宣传到位。疫情信息更新,他都会第一时间以接地气的“蛮讲话”录播防疫信息,帮助居民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了解最新防疫情报,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恐慌。
挺身而出,踏实做事,当好居民“勤务员”。曾须启发现辖村里有许多独居、孤寡、高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手机电脑不会用,出门也不方便。为保障村里老人在疫情防控期间身体健康安全,曾须启化身“咨询师”“心理师”和“配送员”,为老人们手把手传播疫情信息、自我防护知识,疫苗接种知识、免费发放口罩等,同时通过心理疏导纾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最佳状态,为民守护,坚守战“疫”一线。墩头村目前有常住人口2500余人、流动人口5000余人,为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坚决保证疫情防控无死角、零盲区、零疏漏,曾须启穿梭在大街小巷,逐家逐户走访,把各种情况牢记在心中。遇到各类应急情况,他总是第一个出现,组织应对和处置。
来源 三魁镇、司前畲族镇、仕阳镇、柳峰乡 编辑 毛晓辉 校对 黄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