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潘露娜)在农村,人情来往当中普遍存在一些陈规陋习。而在南浦溪镇新源村,孩子升学、老人祝寿、 家里搬家从不摆酒席,红白喜事的礼金也是按村里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新源村村民记录红白喜事人情往来的记账本上,红事每人都是记账220元,白事每人都是50元。村干部吴进浦告诉记者,以前如果村里有人过世,每位村民都要带着一包香烛、一串鞭炮去参加白事,红事的礼金也是不断地水涨船高,“ 原先我们历史的传流,老人去世都是要买点鞭炮,买点香纸,送老人上山,对环境队卫生不好,鞭炮放起来也吵人。”
吴进浦说,村民之间的人情往来是需要的,但如果人情变成了村民的负担和攀比的工具,便得不偿失了。2014年,新源村召开村民大会,民主商议作出决定,迎亲嫁娶,每人收220元,丧葬白事,每人收50元,摆设寿堂不得超过三天。为了整治占道搭棚的陋习,村里还统一修缮了大会堂,免费提供桌椅、餐具,给村民们集中办酒。
虽然说通过了村民大会表决,但是规定一开始实施的时候,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村民认为50元礼金拿不出手,还有的村民一定要给过世老人挑个好日子才出殡,为此,村干部挨家挨户地劝说,渐渐地,礼金适量、厚养薄葬便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
如今,村里移风易俗工作已经顺利开展七年多,村民们都希望,这些好的风俗能够继续细化、深化,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编辑 毛晓辉 校对 周晓叶 责任编辑 曾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