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新闻   ->   便民资讯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浙江将启动重点人群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工作!对节假日旅行,也有新要求!
来源:泰顺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9-18 15:12:02 作者: 字体:

  泰顺新闻网讯 9月17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七十七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夏时畅通报了最新疫情情况:9月16日,浙江新增确诊病例1例(埃塞俄比亚输入,为9月2日无症状感染者转归),无症状感染者1例(牙买加输入),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16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4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23例),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36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54例(其中境外输入53例,宁波本土1例)。截至9月16日24时,浙江已连续457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报告。

  境外疫情情况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正处于第三个疫情高峰的平台阶段,Delta变异毒株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已波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欧洲疫情增幅较大,我国周边国家中的印度疫情虽总体稳定,但每日新增病例近4万例,其他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反弹,境外疫情输入我国造成境内传播的风险较高。

  福建疫情情况

  截至9月16日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270例,其中确诊病例261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疫情已波及福建省莆田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4个地区9个县区,已在学校、工厂等人员聚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预计病例数仍将上升。

  浙江与福建毗邻,经贸和人员往来密切,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将明显增加,疫情输入风险较大。

  为有效应对疫情输入,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夏时畅还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作通报。

  加强重点地区来浙返浙人员管理

  闭环做好重点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协查管控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排查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作用,第一时间做好涉疫风险人群推送数据的下发、接收、落地排查、核酸检测、医学观察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严格落实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措施。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参照中高风险地区管理的来浙返浙人员,严格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对疫情发生省份的其他重点地区实行“2+14”健康管理措施;对入境人员严格实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同时,浙江进一步加强了重点人员的管理措施,入境人员在居家健康观察和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其本人和与其同一房屋共同居住人员,必须严格做好个人防护、通风消毒,共同居住人员在该入境人员居家健康观察第7天和日常健康监测第7天各做一次核酸检测,及时排查感染风险。

  规范开展重点岗位职业人群健康管理。机场海港口岸一线工作人员、进口冷链食品直接接触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医疗机构等重点岗位人员每2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其他工作人员每7天1-2次核酸检测,严格落实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规范个人防护、点对点闭环作业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封闭作业、封闭管理”“场内防感染、场外防传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措施,严防交叉作业导致交叉感染。

  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哨点”监测管理

  实施严格的就诊和陪护人员管理。落实医院“三道门”管理要求,对进入医疗机构人员,严格执行“测温、亮健康码行程卡、戴口罩”制度;住院病区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确需陪护的只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陪护人员在陪护期间不串门、不聚集,非特殊原因不离开病区。

  实施精准的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规范“十大症状”患者分类诊疗,严格落实发热等患者的核酸检测、隔离留观等闭环管理。特别是未设发热门诊(诊室)的诊所、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发现新冠肺炎可疑病例,要规范做好流行病学史问诊、相关信息登记报告、人员留观和闭环转运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潜在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实施更严密的核酸检测和院感防控工作。对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及家属旅居史开展排查并落实核酸定期检测工作。加强感控人员配备管理,规范个人防护,严格落实“两员两监督一巡查”制度,确保院感巡查不留死角。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处置闭环管理,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加强对零售药店的药物销售管理,对购买“四类”监测药品的人员做好实名信息登记,并劝导药品使用人员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加强口岸、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场所管理

  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强化口岸防输入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建立了航空海港口岸驻点防疫指导员制度,对省内8个口岸进行驻点指导,主动排查风险隐患,督促做好整改落实。近期还将开展“回头看”检查指导,严格落实“封闭作业、封闭管理”“场内防感染、场外防传染”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措施。

  规范集中隔离点设置管理和扩容准备工作。各地要按照浙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设置管理工作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等要求,开展全流程风险排查整改,及时做好扩容准备,坚决防范经集中隔离场所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加强疫情风险主动监测工作。主动监测是疫情早发现的最有效措施,围绕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境,开展核酸主动监测工作,扩大监测覆盖面和频次,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强全省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完善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预案和组织体系,开展实战演练,一旦有输入疫情引起本土传播,要确保县域24小时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浙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启动早、实施顺利,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成果。截至9月16日,累计接种已超过1亿剂次,共11425万剂次,其中,全省12—17岁累计接种568.8万剂,第一剂次346.9万剂;全省18岁以上人群累计接种10856.4万剂,第一剂次5484.0万剂,共完成全程接种5249.7万人。

  下一步浙江将以“一老一小”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率,高水平建立人群免疫屏障;近期将按国家统一安排、有序开展重点人群加强免疫工作。本月底开始,浙江将启动70岁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减少流感等秋冬季传染病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风险。

  加强旅行出行防疫管理,严防学校疫情发生

  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坚持多病同防,加强流感等秋冬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防疫政策和安全出游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倡导“非必要不前往疫情发生省份”,引导公众合理安排出行,减少人员聚集,但对省内人员出行管理各地不得层层加码。

  要加强旅行社业务监管,不得组团前往疫情发生省份旅游,不承接疫情发生省份旅游团队,鼓励在省内开展休闲旅游和疗休养。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每日游客接待量等措施,加强景区等旅游休闲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对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项目和场所,要强化局部卫生管理和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人员疏导,防止人员瞬间聚集。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公共场所和机场海港口岸、客运车站、码头、火车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

  要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对跨省大型会议活动进行审慎评估,落实好近14天内有疫情发生省份旅居史人员的风险排查和核酸检测工作,认真落实已批准的重大活动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

  要加强学校师生假期个人防护工作和日常健康监测,加强校园卫生整治,规范做好重点场所的环境消杀,严控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严防疫情输入校园。

  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强化饮用水、食品和环境卫生,防范呼吸道、肠道和虫媒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发布会现场,夏时畅就重点人群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工作作了回应。刚才介绍有提到“按国家要求有序开展400多万重点人群加强免疫工作”,能否再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接种疫苗、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即将启动的主要是重点人群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工作。

  国家拟从9月下旬开始,按照间隔6个月的时间要求,9月、10月、11月依次对3月1日之前、4月1日之前、5月1日之前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接种的18-59岁重点人群进行加强免疫。

  从必要性看,当前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高峰,新冠病毒加速变异、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境外疫情输入我国引起境内传播扩散的风险较高。机场海港口岸、边检、医院等单位,作为外防输入的第一关口和关键环节,防控任务艰巨,在高感染风险人群和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加强免疫,对保护上述人群进一步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从可行性看,根据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论证意见,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活性。已接种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6个月以上的人群,进行原灭活疫苗加强免疫,预期能产生更有效更全面的保护效果。从国际上看,部分国家已开展加强免疫,美国、法国、德国、阿联酋、以色列等13个国家已启动或公布特定人群加强免疫计划,主要接种对象为医务人员、高危人群、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这些都为开展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这次的加强免疫工作主要针对的是重点人群,包括新冠肺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如涉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的人员,公安、消防、社区工作者、机关事业单位中直接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一线人员等)。

  这些重点人群涉及口岸、国际国内交通运输、社会资源保障和社会基本运行服务等多个重点行业,是在输入性疫情发生时保障良好社会秩序和生活基本运行,落实内防反弹策略的关键重点人群。

  下一步,浙江各行业主管部门将立足疫情防控需要,根据国家和省防控办的统一部署,周密部署加强免疫的组织实施工作,在确保接种安全的基础上,督促本系统重点人群做好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实现“应接尽接”。

  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朱海闵就跨省旅游是否有限制性规定等作了回答。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浙江也将迎来旅游旺季,请问省文化和旅游厅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游客游得放心?

  朱海闵:

  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是当前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重中之重的任务,我们将努力打造更加安全、健康、文明、有序、便利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疫情防控。指导各类文化和旅游场所特别是室内场所,抓细抓实测温、验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控措施要求。指导A级景区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开放要求,持续推进门票预约制度。指导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演出场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做好通风换气、清洁消毒等工作。指导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将防控措施贯穿到游客招徕、组织、接待等各个环节。指导星级饭店严格落实卫生防疫要求,开展定时消杀、使用公筷公勺等。

  二是守牢安全底线。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节前将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隐患全面整改到位,节中加强安全巡查监管,抓好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督促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选择符合资质的供应商、合作商,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加强导游安全教育。指导A级景区制定实施游客流量管控方案,完善景区内安全提示、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强地质灾害多发地段以及网红景点安全监测和巡查。指导星级饭店、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室内景区、演出场所重点排查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安全出口畅通等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维护市场秩序。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力度,重点查处提供含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文化产品、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旅行社“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诱导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四是做好文明旅游。引导游客自觉遵守文化和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不要擅自进入未开发或未开放的无人岛、保护区、水库、峡谷、海滩等区域活动。游客出行前要注意景区、特别是热门景区发布的旅游和防疫提示,通过预约参观游览。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跨省旅游是否有限制性规定?

  朱海闵:

  9月1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要严格落实跨省旅游管理政策。

  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暂停跨省旅游活动。

  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指导属地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加强风险评估和研判,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疫情形势。

  当旅游目的地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发出预警提示或将相关区域列为疫情中、高风险等级时,未出发的旅游团队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旅游行程;已经在当地的旅游团队,必须暂停在当地的旅游活动,配合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

  相关善后处置作为不可抗力情形,按《旅游法》有关规定协商解决。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直平就无症状感染者复阳、假日出行注意事项等作了解答。

  此次福建疫情自9月10日仙游县报告6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以来,病例数不断增加。请问目前的疫情会对浙江带来什么风险?

  陈直平:

  从目前公布的疫情信息来看,本次福建疫情最早发现于莆田市仙游县对学生人群的定期核酸抽检,通过进一步的排查,感染者人数不断增加,除莆田市外,在泉州、厦门两市也发现了多名感染者,并在学校、工厂、公司等人员密集场所引起了聚集性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复杂,后续上述地区仍将会有病例出现,并存在疫情外溢的风险。

  虽然尚无其他省份报告福建疫情的外溢病例,但浙江毗邻福建省,与莆田、厦门间的人员、商贸往来频繁,存在疫情输入的风险。目前,莆田市、厦门市、泉州市泉港区均已出台市民非必要不离开本地,确需离开的,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管控政策。

  浙江加强了疫情重点地区来浙返浙人员的排查管控工作,对自莆田市仙游县、厦门市同安区、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来浙返浙人员采取14+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观察,对自莆田市、厦门市、泉州市泉港区其他来浙返浙人员采取2+14健康管理措施,即核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实施14天日常健康监测,对福建省推送的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追踪和集中隔离到位、第一时间排摸管控次密接人员,严守不发生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脱管漏管底线,只要各项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福建疫情对浙江的输入风险整体是可控的。

  近期杭州通报了一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复阳,如何解释无症状感染者复阳这一现象?

  陈直平:

  理论上,复检阳性者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感染的患者体内残留的病毒核酸片段没有完全排干净,阳性检测到的是病毒残留的核酸片段。

  少数病例为病毒携带者,病毒量低,但机体会间歇性排毒,一次核酸检测可能会阴性,但在后续的再次核酸检测当中又会检测到阳性。

  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也叫二次感染者,少数感染者由于初次感染后未能产生足够的中和抗体,免疫保护随着时间减弱,接触病毒后再次感染。

  但据专家初步研判,我国复检阳性基本可以判定为都属于前两种情况。

  对于复检阳性的病例,提示在样本中可以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片段,但其是否具有活性需进行病原学病毒分离培养实验。根据现有相关资料,杭州市本例阳性的复阳者病毒载量还是比较低的,CT值是38,专家研判具有传染的风险总体是比较低的。据文献报道,据国家疾控中心的统计,我国2021年1月-8月底报告的复阳病例有35起,所有病例均未分离到活病毒,也未引起本地疫情。国外的文献报道,全球至少报告了3380例复检阳性者,仅有3例复检阳性者的标本中分离到具有传染性的活病毒。只有1例因为是应用了免疫抑制剂,使用了高剂量类固醇药物,所以这个无症状感染者后面引起了密切接触者的感染。

  浙江从2020年以来,报告输入复阳病例也有几十例,到现在为止均未分离到活病毒,也未发生由复检阳性病例引起的本地疫情。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既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但也不必过度紧张。

  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临近,群众假日出行需要注意些什么?

  陈直平:

  这次福建省疫情的新冠病毒株也是德尔塔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此外新冠肺炎由于轻症、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传播具有一定隐匿性,所以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和假日出行过程中依然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做好个人防护,遵守各项防疫政策。

  倡导群众非必要不前往有疫情发生的省份;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暂缓来浙返浙;有中高风险地区及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所在区)旅居史的人员,来浙返浙后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单位、村(社区)或住宿宾馆报告,积极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有疫情发生省份旅居史的人员,来浙返浙后要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出行需全程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携带必要的防护和消毒用品,降低途中交叉感染的风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条件允许下尽量隔位和错位就座,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公共部位,下车/机/船后及时做好手卫生。在室内公共场所、电梯厢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需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场所,排队遵守一米线,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提倡省内休假旅游,提前预约网上订票,排队遵守一米线,自觉配合景区采取测温、亮码、限流等防控措施。进入景区景点后,在室内场所和人员聚集的室外场所需规范佩戴口罩并做好洗手和手消毒,游客拥挤时建议等候分批进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讲究咳嗽礼仪,接触物品后要及时洗手消毒。

  假期不提倡聚集聚会,家庭亲朋聚餐应尽量控制人数、缩短时间、隔位就座以及使用公勺公筷,提倡使用自助点餐和自助结账,避免排队等候拥挤。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

  做好日常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立即就近前往设置发热门诊(发热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和活动轨迹,就医过程做好个人防护,尽可能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本次福建疫情发生了学生家庭内感染和学校内传播的聚集性疫情,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每个市民都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入境人员、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居家健康观察、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应避免与家庭中的学生、教职工等其他人员接触。

  来源 浙江发布 编辑 周晓叶 校对 毛晓辉 责任编辑 曾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