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外媒看泰顺   ->   报纸媒体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温州商报】泰顺小康故事|司前竹制品产业疫情下逆势稳增
来源:温州商报 发布时间:2020-09-02 10:13:00 作者:商报记者 王木正 字体:

  泰顺县是国内毛竹中心产区之一,总面积达30万亩的毛竹及根植其中的竹制品产业,是乡村振兴、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撑产业之一。在席卷全球的疫情之下,原本7成以上销售来自外贸订单的泰顺竹制品产业,是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还是扛住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冲击?

  泰顺竹制品产业多聚集在司前,目前共有18家企业,其中利众竹木、泰丰竹业两家为规上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后,现在司前的竹制品产业生产已经全部恢复正常,今年产值预计可达2亿元,相比去年仍然能做到稳中有升,疫情之下相当不容易。”司前畲族镇副镇长林华感慨,司前的竹制品产业如同所用的原材料竹子一样“挺”过了危机,没有被疫情的冲击压弯了腰。

利众竹木公司的生产车间。

  记者近日走进浙江利众竹木有限公司时惊喜地看到,企业如今反倒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从容。车间里生产线全线开工,工人们只顾埋头干活,连走进车间的不速之客都无暇抬头看上一眼。“虽然因为疫情影响耽搁了几个月的生产,我们这个厂区今年的产值仍然可达6000多万元,比去年全年还有所增长。”利众竹木总经理林观武说。

  但疫情来袭时的冲击至今仍让林观武心有余悸。这家创办于1988年的企业从加工生产筷子起家,经过30多年发展后,已发展成为拥有竹制餐厨用具、竹制家居用品等13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时还成功签下北京奥运会竹筷生产订单。企业75%的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疫情中工人回不来,产品出不去,物流、市场销售、生产线等全部瘫痪,林观武既茫然又焦虑。

  而利众竹木能否化危为机还直接关系着众多农户、当地百姓的增收致富和就业问题。一根原竹市场上卖20多元,利众竹木每年需要用竹100多万根,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支付农户3000多万元采购额,同时还从周边村民办的半成品加工厂收购半成品进行深加工,让供应链上的农户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该公司还建立了来料加工点18个,直接从业人员800多人,而该公司招用的工人多为下山移民、贫困户、库区移民为主的本地劳动力,帮助他们解决了就业增收问题。

利众竹木有限公司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

  在国内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有序的疫情管控下,林观武的心逐渐安定了下来,开始着手复工复产自救。而复工复产首先要解决的是因部分外地工人不能或不愿回来而出现的工人紧缺问题。在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企业和因疫情滞留在家无法外出务工的本地劳动力进行了对接,包括利众竹木280多位工人在内,司前竹制品企业所需的800多位员工,除了个别技术核心岗位仍需安排外地员工返岗,99%以上的岗位都在本地完成了招工。企业和本地劳动力达成了“双赢”。

  国外订单逐渐增加,国内市场也逐渐恢复,正准备松一口气的司前竹制品产业在进入4月份后又遭遇国外疫情蔓延的当头一棒。不少外贸订单接了也运不出去,林观武等人的应对之策,就是快速调整外贸与内销占比、销售方式和产品结构。他将利众竹木原先只占比不到3成的内销提升到5成,同时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及定制产品如家居产品,以适应内销市场特点和需求,其可以根据客户所需设计、图案等要求定制生产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也全负荷开动,并通过“少量多单”模式,帮内销客户降低库存风险的同时,加强企业资源调控、资金流风险把控能力。此外,利众竹木等多家企业还积极“触网”,通过电商拓展销售渠道。

  泰顺县政府各相关部门、司前镇政府为竹制品产业的化危为机、稳中有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除了招工协调,还为企业复工复产协调物流、防疫物资资源,提供员工培训补助、保险返还,派驻助企服务员帮忙解决难题。5月28日,泰顺县人民政府印发了《泰顺县传统制造业竹木制品产业2020年工作方案》,鼓励和支持竹木制品企业提质升级、整合兼并、补齐产业链短板、创新发展。“而金融扶持更是雪中送炭。”林观武告诉记者,利众竹木享受到了5年内贷款随贷随还、无本借贷的扶持和贷款利率的优惠,贷款金额也从原先的1000万元提升到2000万元,强力支持了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拓展和疫情下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的信心。

    来源:温州商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3822181_16687_wzsb.html?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