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人文   ->   影像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泰顺3000年|从泰顺“武陵桃源”之说,看泰顺文化之变迁
来源:泰顺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1-15 10:05:00 作者:本期来源:刘杰《泰顺》 字体:

  泰顺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群峰阻挡。古时在这里定居,既可保衣食无忧,又可逃避赋役之累。清代泰顺人林鹗在《分疆录》中说:“……及唐末之乱,赋繁役重,民不堪命,流亡入山者愈多,则百落千村皆武陵之桃源矣。”而这些堪称武陵桃源的“百落千村”,多聚集在境内不多的小平原和河谷的平川上。那里灌溉便利,土壤肥沃,两侧浅山则宜于各类经济林木生长。村落依着缓缓的山坡,前面是大片良田,或是宽阔的溪流。

  罗阳、三魁、泗溪等盆地和原莒江小平原等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很早就成为泰顺境内最富庶的地区。事实上,中唐以来,泰顺就成了贤人志士躲避战乱、以求隐居的世外桃源。

人文开发起始:唐代

历次中原汉人的迁入

  五代时期,温州郡因“控山带海,利兼水陆”,已俨然成了“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但在同属温州的泰顺地区,仍是蛮荒一片。这一地区人文的开发得益于历次汉人的迁入。

  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汉族人南迁。这一时期南迁的大部分汉族人进入闽粤地区。进入福建地区的中原移民,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结合了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习惯,长期交流与融合。泰顺是福建省进入浙江省的一个重要门户,深受福建闽海民系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在唐末迁入泰顺地区的18个大姓中,就有陈氏一支,周氏、黄氏、林氏、方氏、李氏、刘氏共6大姓分别从福建寿宁、宁德、莆田、长溪和福鼎等地徒来。并且从福建到泰顺地区的道路系统都较温州至泰顺的道路交通系统要便捷。因此,汉民族的南迁可以说是由经福建而对泰顺产生了影响。

  唐末期,由于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处在分崩瓦解的边缘,内乱四起。因避战乱,有夏、吴、包等18姓由福建、浙江其他地区迁入泰顺。在进入泰顺的这些人中,不乏一些逸士高人入山隐居,为泰顺一地布化和留下了卓尔不群、不与世俗同沉浮的名士遗风。

  族谱记载有: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进士,曾任福州长溪县令的包全,因爱泰顺山水之胜,风物之美,隐居于安固卓小阳(今南浦溪镇漈头村);夏仁骏,曾因先祖遗荫入太学、任中书舍人,因避董昌乱,于乾宁二年(895)由会稽遁入安固白云山下岙底(原莒江下村)隐居;唐懿宗咸通元年进士,谏议大夫后官至太子太保的吴畦,因避董昌乱,于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从山阴和乐村遁入安固卓小阳隐居;唐穆宗长庆辛丑进士,曾任中军都督的陶乔,为避权臣陷害,中和元年(881年)举家南迁,由兰溪迁入瑞安白鹤渡(今司前畲族镇溪口村)隐居;林建,唐天佑年明经科擢第,曾任内阁长史,因唐亡不受梁命,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由福建莆田迁入筱村龙须岩隐居。因众多的仁人志士的迁入,使泰顺的确成了一个纵情山水、避乱隐居的“武陵桃源”。

文化发展高峰:宋代

第二次人口大迁入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遂有大批从中原、本省其他地区或相邻省份迁入泰顺以避战乱的汉民。这些人大多出自官宦世家,凭借他们的文化优势,后人都成了泰顺地区的望族。北宋,有卓识惠民的状元徐奭,力助韩世忠平定苗傅、刘正彦之乱的林杞。南宋,则有敢于面斥奸相秦桧的名士徐履,历数贾似道误国误民的林逢龙。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泗溪白粉墙村的林氏家族。其始祖林建,字波之,号盟官,生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祖居福建莆田北螺村,天佑年明经擢第,授内阁长史,持节福建。后因朱温篡唐,林建遂致仕归隐。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秋,挈眷定居瑞安县义翔乡五十七都筱村东源龙须岩(今筱村龙须岩)下,晚年再徙泗溪。

  尔后,枝派繁衍,文士辈出。自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至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的198年中,连续9世,中文武进士者达43人。其中具有学士衔者18人,时称“十八学士”。或兄弟同榜及第,或父子同甲登科,甚至祖孙三、四、五代连续金榜题名。仅正奉大夫林永年脉下,就有进士29人,济济一堂,簪缨相继。

  泗溪《林氏家乘》中有一诗曰:“长林世家住溪山,石柱巍峨拥画栏。圣地古今连海角,明岚苍翠起云间。千枝万叶传芳去,众子诸孙衣锦还。荣华富贵难比及,快瞻天日立朝班。”林氏长期为当地望族,有很多文臣在朝历官清要,政声赫赫;亦有不少武士在州县,为国捐躯,名垂青史。

文化荒废:元明时期

泰顺成为战乱频繁的是非之地

  宋末元兵的大烧杀,使得盛况不再。“元明两朝,世家星散,墟里荒凉,人文一蹶不振。更为可叹的是,从此,泰顺由一个躲避战乱的“武陵桃源”变成了战乱频繁的是非之地。明人萧奇勋曾在其《增城记》中说,由于泰顺“山势百折,邑据上游,当东南之冲,益出入必由之;又峦峰层迭,易于藏匿”,所以“自山海寇发,而此地被害尤剧”。

  明嘉靖以后,倭寇侵扰,温州的经济文化大受打击,泰顺亦然。据《两浙史事》载: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秋,倭寇三千余自闽福鼎桐山登岸,破排岭隘入泰顺境,烧杀劫掠整一个月,“一路民居毁,溪水赤”。

  明清易代之际,泰顺又一次陷入严重战乱。清顺治初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南明军事首领刘中藻、冯生舜及曾养性的部队,曾长期在境内与清军展开拉锯战。马云龙、黄寥天曾率数千人驻扎陈营寨(今上仁洋),“屋毁田荒,百姓死难者不可胜计”。

文化复苏:清乾嘉之后,文士辈出

  清乾嘉以后,无战事纷扰,文化又有所复苏。当时的文人贤士有不少存世之作。被老百姓颂为父母官的曾镛有《复斋文集》和《复斋诗集》。罗阳人进士董正扬有《太玉山房诗抄》和《味义根斋诗稿》。潘鼎,嘉庆年间副贡生,曾任四川川东书院山长十余年,著有《小雨农山馆诗稿》。董斿著有《太霞山馆文集》和《太霞山馆诗稿》,并收集乡贤54人623首诗作,编成《罗阳诗始》,成为泰顺县最早的地方性诗集。编著泰顺《分疆录》的文史家林鹗还有《琴学存书》和《望山草堂诗抄》。

  小小的僻壤山区,亦经风雨荣衰。但毕竟泰顺地处远疆,乡民生活还是比较稳定的。乡民们在传统宗法制度之下,农耕以求生活,读书以满足精神上的追求,亦耕亦读,几百年恒常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