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新闻网讯(记者 郑晓黎 齐天石)从7月1日起,上海市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县虽然还未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的处罚规定,但去年以来已展开了各种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那么目前机关单位落实的如何呢?来看记者调查。
近日,记者来到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看到在宣传栏、楼道内设置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和分类知识。在公共区域设有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垃圾桶,停车场一侧还放有专门的有害垃圾桶,以及一个智能分拣垃圾箱,一些地方还挂有电池回收箱,垃圾分类的氛围营造良好。
那么,在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满意度和准确率上,机关单位做得又是如何呢?记者随机打开一个垃圾箱查看,发现不少一次性纸杯连带着茶叶渣一起被扔到了“其他垃圾”箱内。记者又查看了其他几处分类垃圾桶,发现混合投放的现象比较普遍,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并不高。记者发现,在办公室内,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并不普及,普遍的情况是所有垃圾都被扔进了一个纸篓。采访中,部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单位内会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回到家中却很难做到。
随后记者来到县残联。去年,县残联已先后完成了垃圾分类相关设备的升级改造。大门口放着4个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在办公室内也设有分类垃圾桶。记者一一查看了大门口、楼道以及卫生间内的垃圾桶,发现垃圾的投放量比较少,分类投放准确率相对较高,但仍有混合投放的现象。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一些机关干部,大家普遍认为,作为先行实施垃圾分类的人群,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较高,但要真正落实到生活中,还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实践过程。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目前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不久的将来,垃圾分类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编辑 毛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