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飞云湖畔暖。
清晨,飞云湖上的小桨划破了平静的湖面。泰顺县百丈镇的飞云湖上,几支国家级、省级皮划艇、赛艇队的运动员,早早开始了水上训练。
目前,百丈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水上训练基地和体育小镇。
近日,记者走访百丈镇时,发现这里不仅仅是训练基地更是一个暖心的小镇。这是百丈镇推行群团改革工作以来出现的新气象。该镇通过征询“需求清单”,理清“资源清单”,建立“项目清单”等一系列措施,踏踏实实为当地群众服务,全力打造爱心镇、暖心镇。
近几年,百丈镇共收集各界“需求清单”47条,分类梳理了红色教育、公益服务、体验休闲、技能培训、交流提升等五大类党群服务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有暖心的故事。
故事一:小小快递代收点,体现百丈镇体贴入微的服务。
百丈有国家赛艇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辽宁冬训基地等几个训练基地,聚集了500多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可是,多数快递公司的邮件只送到县城罗阳的快递点,没有送到这个偏远的山区小镇。镇群团组织在排摸“需求清单”时获得这一信息,随后该镇在百丈小镇书房里专门为运动员们设立快递代收点,他们只需步行几百米即可拿到快递包裹。
故事二:心理专家请上门,关注运动员的内心世界。
百丈镇除了给众多运动员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和服务外,还给运动员们提供精神上、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
赛艇女运动员小谢,她今年22岁了,曾经拿过国际比赛的银奖。而今,这位老将面临退役,但她除了运动员的经历之外没有其它的一技之长,她感到人生很迷茫、很困惑。
像小谢这样的运动员在赛艇队里还有很多。百丈群团组织在走访中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除了与运动员们多沟通多谈心外,还邀请温州市的心理专家,专门为运动员们上心理课。
每逢佳节倍思亲。很多运动员从十五六岁离开家乡后,就很少与父母相聚。百丈镇就把他们当自家人,每年都会与运动员们联合举办迎春晚会,腊八节一起施粥,端午节一起包粽子,其乐融融。
故事三:运动队也成了环保志愿队,共护青山与碧水。
百丈镇水上训练基地里的国家赛艇二队运动员们,早把百丈当作第二故乡。他们每次在水上训练结束返回时,赛艇后拖着小小收纳袋,里面装着收集的饮料瓶、腐木等杂物垃圾,他们保护了飞云湖的一汪碧水。
国家赛艇二队百丈基地还专门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每名队员每年在飞云湖边种一棵志愿树,每周围绕河边巡一次河带走一袋垃圾。
故事四:贫困儿童享受到了全镇乃至全县大家庭的温暖。
8岁的小黄是当地一贫困家庭的孩子,父亲已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无劳动能力,他全靠外公外婆抚养。
2017年,家里的危房需要改造,可是家里连吃饭都困难,面对危房改造更是无能为力。
为了圆小黄一个新房梦,百丈镇通过众筹平台,为他家筹集到了3万元,加上镇里的补贴,新房终于盖起来了。为给小黄家配上最基础的生活用品,镇团委又发起众筹及义演募捐,为他家筹集6000元。除此之外,百丈镇团委还联合壹家人公益组织,通过当地的云湖帮困、“善园网”等平台,继续为小黄开展众筹解困活动。泰顺流行乐团、泰顺机车俱乐部等纷纷献爱心、募捐。其中一次义演为小黄募捐4938.90元。2018年9月开学时,在“云湖帮困”平台为小黄筹集到2000元的爱心助学金。目前,还有意大利的华侨文先生与小黄结对帮扶。
面对一件件暖心事,百丈镇党委宣传委员包欣庆说,百丈不仅要成为体育小镇、健康小镇、休闲旅游小镇,还要向“爱心大镇”冲刺。
新闻+:
【群团改革】2017年百丈被列入了省级群团改革试点镇,就基层而言,群团组织存在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阵地、缺活动等问题。对此,百丈镇工会、团委、妇联、科协等单位通过多项改革,实现了问题共解、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机制共抓“五共”的改革目标。有效地凝聚了群团组织力量,激发时尚体育小镇、爱心大镇的创建。
来源:温州晚报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_detail?newsid=7085125_wzwb&app=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