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三农   ->   新农村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泗溪:打赢“小城整”攻坚战 打造“美丽廊桥风情小镇”
来源:泰顺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1-20 09:29:00 作者: 邱正武 字体:

  泰顺新闻网讯(通讯员 邱正武) 泗溪镇是世界最美廊桥所在地和“闽浙木拱廊桥”争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之一。近年来,泗溪镇着力推进小镇建设提档升级,先后创成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旅游强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泰顺首个4A级景区等,并于2018年1月创成全省首批、温州唯一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2017年8月以来,泗溪镇按照省市县的总体部署,全力推进以“一加强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全域整治、精致品质、文明美丽、以民为本”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注重长效管理,全面打造“美丽廊桥风情小镇”。

  坚持全域规划、全域整治、全域管理,全方位推进整治项目。

  开展全域规划。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落实“多规合一”,突出“全域”核心,编制专项规划,将规划建成区全部纳入整治范围,不分沿街背街、不留死角偏隅。规划注重挖掘以廊桥风情为主的地方文化特色,体现“泗溪风情廊桥记忆”总体定位。

  全面整治环境卫生。2018年以来,泗溪镇投入150多万元用于镇区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密闭清运率达到100%。加大路面洒水密度,减少道路扬尘,主要道路保洁每天确保在13个小时以上,落地垃圾1个小时内清理到位。完善全镇垃圾分类设施,新建分类投放点166个、分类亭8个,镇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全镇27个村居、9952户居民生活污水管网全部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全面整治沿街建筑立面。泗溪镇确定以家风家训为主题内容,结合廊桥文化为主基调,全面整治老旧及不协调立面。对镇区主干道路沿线255间店铺的店招店牌统一进行改造亮化,实现镇区沿街立面风格整体更为协调,与廊桥风情相得益彰。

  全面提升沿路沿河绿化景观。泗溪镇投入600万元,对廊桥文化园主入口1.5公里主干道路两岸绿化景观进行全面提升,新建沿河绿道1.3公里。建成后镇区绿道全线环通,实现了全镇3个社区居民步行出门可沿绿道到达镇区范围内的所有公共休闲绿地,充分凸显了泗溪镇“水清岸绿”城镇景观的全民共享。城镇绿道和遍布全镇的公共休闲绿地已经成为群众茶余饭后、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全面推进三线落地。泗溪镇投入828万元对镇区主次道路、南溪村和下桥村等强弱电线路进行全部落地。其中强电投入436万元,铺设地下管网6.4公里,埋设下地电缆13.3公里;弱电投入392万元,铺设地下管网3.6公里,埋设下地线缆8.2公里。现已拆除镇区内原有78根各类线杆。

  落实全域管理。泗溪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8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整治办。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规划设计”“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镇容镇貌整治”“综合督查”等九大专项行动组,统筹推进整治行动。创新整治项目方案审核制度,率先聘用驻镇规划师。实行EPC总承包,高效推进,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每周召开工程例会和整治联席会议,及时协商解决整治中的难题,共召开会议60多次,发现、解决问题640多个。

  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全过程推进综合整治工作。

  高标准建设重要节点景观。泗溪镇投入632万元在下桥出入口西建设“八卦图”主题景观,东侧建设松涛绿道,成为群众骑行散步的好地方。在广电路立墙画上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家训,摇身一遍成文化廊道,较好地向外展示了泗溪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手笔改善公共设施。在白粉墙新设停车位143个,同时改造扩增镇区主干道沿线停车位,新增汽车停车位258个,电瓶车停车位483个,大大方便了居民停车,车乱停现象得到全面治理。对泗溪镇农贸市场进行地面铺装、周边绿化提升、停车位改造、雨污水管道改造和内部设施星级化改造,目前农贸市场已通过二星级市场验收。

  高品质统一城镇标识。委托专业设计公司结合泗溪廊桥文化特色,专项设计泗溪镇路灯,对镇区42个路灯、护栏、公告栏、果壳箱等8个品类的城镇公共设施实施全面更新换代,做到统一色彩、统一风格、统一标识。实施景区亮化工程,对主干道路及主要河道两侧进行夜景亮化,全面提升镇区夜景效果。

 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具有独特廊桥风情的景区城镇。

  打造非遗历史文化街区。泗溪镇充分挖掘特色元素,在下桥步行街设置以最美廊桥为主题的夜间投影灯,开辟“十八学士”展示馆,充分展示泗溪人文特色和名人乡贤印迹。加大对张十一故居保护力度,打造融历史名人、文物保护、文化特色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为泗溪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

  强化水生态环境治理。泗溪镇全面深化“五水共治”,顺利完成年度“剿劣”工作。镇区河道水质保持在四类水以上。着眼打造大景区、建设大花园,加快建设廊桥氡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努力打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温州城市后花园、全域美丽廊桥小镇。

  推进“三改一拆”和“低、小、散”行业腾退。按照综合整治要求,泗溪镇强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2018年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6355平方米、旧住宅改造17356平方米、旧产房改造312平方米。积极推进“低、小、散”企业腾退,全年共淘汰34家。出台来料加工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全面完成80户消防安全改造提升。

  开展各类专项治理。泗溪镇制定镇交通专项规划,并在11月在廊桥东路、泗水东路、廊桥中路、永安南路、永安东路、泗玉路启动电子警察交通违法监控设备。全面开展“道乱占”“摊乱摆”“车乱开”等专项治理。加大对无证驾驶、酒后驾驶、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2018年以来开展统一行动60余次,处理占道经营890余起,查处教育流动摊贩1730余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155起。活动开展以来,城镇环境明显改善,市场经营规范有序,市容市貌秩序井然,城镇形象明显提升。

  整治工作暖民心、惠民生,长效管理顺民意、聚民力。

  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泗溪镇完善以“路长制”为主的网格化管理机制,整合行政执法、交警、志愿者、保洁员等力量,统筹负责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门前三包”等各项工作,督促突出问题整改。实施市容管理服务外包,实现智慧城管平台全覆盖。出台“河长制”考核办法,落实河长“管、治、保”责任,对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道的镇、村两级“河长”严格要求。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管控双管齐下,努力形成具有泗溪特色的城镇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共建共享机制。泗溪镇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营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氛围。在省、市、县主流媒体刊发新闻报道100多条,新绘小城镇环境整治墙绘1500多平方米,并充分利用横幅、LED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开展宣传300多条次。积极发动“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头参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利用社区党员群众微信平台,通过晒进度、展成果,对整治前后进行直观对比,提升小城镇整治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大大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认同感,形成了人民群众共建、共管、共享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良好氛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深入,洁净优美、宜居诗意的小城面貌正在慢慢重现,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美的泗溪。

(编辑 高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