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外媒看泰顺   ->   网络媒体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显影中国】浙江乌岩岭里的“守绿人”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3-01-13 14:45:12 作者: 字体: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网发

  浙江省泰顺县,被称为“生物基因库”“绿色生态博物馆”,是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县之一。境内的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有普查在册维管束植物2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70多种。群山之间,一位“守绿人”多年来默默地守护和培育珍稀濒危植物,并记录下了他和植物的不解之缘。

刘西在野外用单反相机拍摄植物的形态特征。新华网发

  现任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宣教处副处长的刘西,是土生土长的泰顺人,父母都是农民的他,从小与土地为伴。由于从小喜欢动植物,刘西在本科和硕士时分别选择了林学专业和动物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刘西作为人才被引进到乌岩岭保护区管理中心工作,刘西表示:“能在自己的家乡做自己专业的事,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刘西进行植物普查工作。新华网发

  看着乌岩岭郁郁葱葱的大山,刘西萌生了一个做植物普查的想法。于是,他开始拍照登记这些植物开花结果的时间、分布的地点和数量,为植物们“上户口”。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坑口保护站一处景观。新华网发

  为了工作方便,2017年,刘西申请调到了乌岩岭保护区管理中心双坑口保护站,并直接住到了山里,至今都在努力调查保护区的植物。晴天在野外拍摄植物,雨天在办公室查资料、鉴定物种。

刘西在野外调查。新华网发

  刘西表示,单反相机拍照植物形态特征有一定的技巧,不仅要拍整体照、花果的微距照,还要根据检索表拍识别特征的细节照,否则物种鉴定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刘西电脑里的植物数据库。新华网发

  刘西习惯以植物命名文件,子文件则标注时间和地名,方便做数据整理。刘西的办公室有超过20万张照片、500GB的植物数据库。轻点鼠标,数个文件连排显示,每个文件从科到种,再到具体的植物名以及发现地,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书架上的浙江植物志,这是刘西最常用的书。新华网发

  长期在深山里从事植物保护工作是一件枯燥又需要极致耐心的事情。刘西表示,随着认识的物种数越来越多、识别物种的水平不断提高,慢慢地被周边人及浙江省内的专业人士认可,让他感受到了荣誉感和成就感。

刘西为植物建立数据库。新华网发

  “上户口”工作越作越深,“加新”难度越来越大。近几年里,刘西和团队主要精力都花在追踪珍稀、罕见种上。“2022年我们发现了2个省级新记录植物,分别是广东山胡椒和杯药草,还拍了很多罕见种的花果形态照片。”刘西说,他和同事们还会去泰顺县其它生态较好的地方做植物调查,寻找更多稀有植物。

2022年新发现的华东新记录植物杯药草。新华网发

  让濒危植物摘掉“濒危”的帽子,是刘西的又一个愿望。2018年,刘西在海拔1000米的地方建了一个400多平方米的珍稀植物繁育大棚,开始收集乌岩岭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并进行人工繁育。

浙江省新记录植物大果俞藤。新华网发

  刘西表示,他和团队正在着力于繁育珍稀濒危植物,例如浙江雪胆、泰顺杜鹃、山豆根、蛛网萼、毛果青冈、台闽苣苔等。经守护培育的种子,需要3-5年时间才能成长为小苗,繁育出的幼苗每年都会进行野外回归,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密度。

浙江省新记录种温氏报春苣苔。新华网发

  近几年,乌岩岭建成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实验室、珍稀植物繁育大棚、引进了更多人才,一正高五副高(一博士后五硕士)的科研团队业已形成。 

乌岩岭保护区的科研团队。新华网发

  “人是生而注定擅长做一些事的,我会继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努力下去。”刘西说。

  监制 翁璟

  策划 马江

  采写 骆思宇 汪菁璐

  图片 受访者本人提供

  来源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3-01/12/c_1129277014.htm

  编辑 章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