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外媒看泰顺   ->   报纸媒体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温州日报】廊桥之上 风景独好——写在第八届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开幕之际
来源:温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9-11-14 15:38:00 作者:郭乐燕 赖淼莲 字体:

  秋冬之交,在泰顺廊桥文化园内的“世界最美廊桥”北涧桥畔,千年乌桕树叶,如期而红。站在乌桕树下,伸手触摸树上生出的苔藓,千年历史沉淀下的点滴痕迹,都在这有迹可循。

  一如伫立在山涧溪谷之上的木拱廊桥,从时光深处走来,自成一道风景线,也成为泰顺的文化符号、旅游金名片。时至今日,泰顺境内尚有年代久远、保存较好的古廊桥33座,其中15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国现存廊桥最集中、最丰富、拥有“国宝级”廊桥最多的县。

  连接山水的廊桥,也连接起过去和未来。今年,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也是“闽浙木拱廊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7周年。作为该县“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文化旅游季的重头戏——第八届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将于明日隆重开幕,旨在借这一“廊桥盛会”,助推廊桥文化宣传,加快申遗步伐。

  文化传承,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泰顺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众多的文化瑰宝。其中,国家级非遗目录6项,省级15项,市级102项,县级150项,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则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人们眼中颇具传奇色彩的廊桥,过去曾为改善交通、促进贸易、繁荣经济默默作出贡献,现在又以无声胜有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和奉献着奇特的文化美和艺术美,守住技艺、留住乡愁。

  廊桥,是浙南闽北山区群众平日里过河的木拱桥、童年嬉戏的廊屋,起初意识到廊桥价值的民众并不多。20世纪70年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在浙闽边界沉寂多年的木拱廊桥这才逐渐为世人所知,并被誉为我国桥梁的“活化石”。以1982年泰顺泗溪上下桥、三条桥等列入首批县级文保单位为起点,闽浙边界木拱桥逐渐被纳入各级文物保护体系。

  保护廊桥从文化宣传开始。2000年,泰顺籍大学生钟晓波个人创办泰顺廊桥网,后改名中国廊桥网,致力于宣传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至今已成为展示廊桥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2004年,董晓华牵头成立泰顺廊桥文化协会,吸收200多位廊桥研究者、爱好者,着力于廊桥研究和保护。今年2月份,由泰顺廊桥文化协会等民间组织捐建的“浙江泰顺廊桥”,在台湾南投县落成圆桥,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联心桥”……这些自民间发起的努力,有如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浙闽木拱廊桥为更多人所知晓,自发地投入到保护的行列之中。

廊桥飞跨 林作祥 摄

  弘扬廊桥文化,泰顺一直不遗余力在“搭桥”。2009年以来,泰顺先后成功举办了7届廊桥文化旅游节、6届中国廊桥文化论坛,活态传承廊桥文化内涵,与浙闽七县共同研究推进廊桥申遗工作。

  今年6月以来,以“廊桥申遗·全民参与”为主题的2019年闽浙木拱廊桥全国高校巡回展活动相继走进上海复旦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在青年学子之间普及廊桥文化。复旦学子胡思婷观展后感叹:廊桥技艺很神奇,希望早日申遗成功,可以有更多力量保护它。

那山那桥。廖玉霞 摄

  古廊桥与年轻新生代的首次邂逅早在2002年——由包括泰顺在内的闽浙两省七县共同举办的高校巡回展活动,成为助力闽浙木拱廊桥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一道“桥梁”。如今,巡回展已先后走进22所高等院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场廊桥文化接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共同探索新意表达。在今年温州文博会上,该县80后创客吴直场和团队研发的北涧桥等廊桥3D立体拼图模型“亮相”,只要动手组装就能了解廊桥结构原理,深受市民追捧。

  旅游开发,一道时光深处的风景

  “泰顺很多风景在路上,偶遇的桥,连绵的山,一闪而过的溪……北涧桥头还有各种小卖部,我很喜欢这种透着历史味道的烟火气。”从江苏蜂蜂“啊呜菇凉”在马蜂窝为泰顺之旅所作的游记里,可以看见一幅由青山、碧水、虹桥、古树相构成的迷人风景画。

仙居廊桥。卢立友 摄

  在“中国廊桥之乡”泰顺,境内有15座廊桥列入国保级。其中,泗溪镇坐拥5座,包括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的泗溪“姐妹桥”——北涧桥、溪东桥。随着廊桥日益声名鹊起,2008年,泰顺县委县政府以著名的泗溪“姐妹桥”为主体,因地制宜启动廊桥文化园建设,打造世界遗产体验性旅游景区,并于2014年创成该县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个泰顺旅游的“人气景点”,去年旅游接待人数超130万人次。

  近年来,作为廊氡“国旅”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投资1.93亿元,在廊桥文化园景区铺开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景区花园游步道、生态景观大道、廊桥文化园主入口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建设,松涛绿道、九曲溪景区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如今,游客在廊桥文化园主入口,就能看到印象廊桥雕塑,不远处50亩的粉黛乱子草“浪漫花田”今秋首次亮相,一跃成为“网红打卡点”。

  除泗溪镇溪东桥、北涧桥外,泰顺还有三条桥、文兴桥2座廊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横跨于洲岭与垟溪交界横溪之上的三条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泰顺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由于所处的位置偏僻,游客前往需翻过一座山岭,步行20分钟,人称“中国最孤独的廊桥”。2017年底,文兴桥以“修旧如旧”修复“重生”后,廊桥所在地筱村镇同步开展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在廊桥边种植近百亩油菜花,每年阳春三月,桥畔便是一片花海,吸引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赶来,看桥,亦赏山水田园风光。每一座廊桥都自成风景。在泰顺境内,不仅分布着薛宅桥、仙居桥、文兴桥等古老的廊桥,还有一座全国单孔跨度最大的廊桥——龟湖廊桥,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全长170米的南浦溪镇福庆桥(现漈下桥),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这些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廊桥单体,各因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精巧结构,享誉盛名。

廊桥秋色 钱德旗 摄

  11月15日,第八届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暨第七届闽浙廊桥保护(泰顺)交流会如约而至。其间丰富多彩的廊桥文化活动,将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爱好者纷纷赶来,共享盛宴。

  联合申遗,一场七县齐跑的竞赛

  今年6月,泰顺因对现存廊桥开展的大量传承保护工作,特别是2017年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3座国保廊桥的灾后修复实践,其申报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

  2016年9月15日,泰顺遭遇百年一遇的“莫兰蒂”超强台风,一日之内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3座国保级廊桥相继被冲垮。在当地与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廊桥修复工作按国家文物局,省、市、县各级文化部门既定目标科学有序推进,并首次全程介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采用原桥木构件“修旧如旧”的原则,一年之内三座国保廊桥得以修复,并荣获“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的特别推荐项目,让乡愁得以延续。廊桥保护,一直在路上。早在2012年11月,闽浙两省七县22座“闽浙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泰顺境内的溪东桥、北涧桥、三条桥、文兴桥等4座廊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代表泰顺木拱廊桥技艺,成了世界瞩目的文化瑰宝。

气势如虹 季海波 摄

  7年间,七县强化沟通、通力协作,积极开展联合申遗工作,其间累计召开申遗专题会、推进会12次。2017年7月,在寿宁推进会上成立了“七县联合申遗联盟”,明确浙闽两省分别由泰顺、寿宁作为牵头县;同年12月在泰顺推进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申遗工作目标和推进计划;在今年9月庆元推进会上,建立了轮值县工作机制。并先后成立了浙闽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官网、中国廊桥网,创办《廊桥》杂志,建立廊桥文化协会等,举办七届廊桥国际研讨会、浙闽木拱廊桥高校巡回展,开展“廊桥申遗进礼堂”、“廊桥申遗·全民助力”等活动,抱团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作为浙江方的牵头县,泰顺廊桥申遗的脚步坚定而有力。早在2013年8月,泰顺就成立了廊桥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亲自任组长,是七县中第一个设立专门的申遗机构,落实申遗专项资金,专项推进廊桥申遗工作的县域。建立廊桥保护站,成立保护志愿者队及廊桥文化协会,举办廊桥文化旅游节、中国廊桥文化(泰顺)论坛,创立中国廊桥网、廊桥申遗官网,泰顺申遗的步子越迈越大。今年初,该县建立“30个专班大推动”攻坚机制中,廊桥申遗成为聚焦重点,落实专班全力推进。近年来,泰顺还先后出台《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单位申报评定和保护办法》等文件,为廊桥保护传承提供制度保障。其中《文化遗产保护办法》通过对采用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新造的桥梁,每座最高给予30万元补助,助推技艺传承。

  “原来县内只有1名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现在已经有4个造桥团队16名传承人。”该县廊桥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庄通介绍道。一直以来,泰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构建常态严保、属地保护、监察维修、全员联动四大机制,建立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强化智能技防安全预警,对15座国宝廊桥制定保护规划方案,让廊桥长久屹立在青山绿水间。自2006年以来,该县民间共有26座新捐建木拱廊桥,遍布全县11个乡镇。

虹桥一瞥 庄通 摄

  来源:温州日报http://m.wzrbw.cmstop.cn/p/110906.html

  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郭乐燕

  报道组赖淼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