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新闻   ->   文化教育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泰顺3000年|北京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林中两进士来自泰顺,他们家族三代都是名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21 14:19:31 作者:苏康宝 字体:

  北京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林中,镌刻着两位泰顺籍进士的名字,他们是一对亲兄弟,其中哥哥潘自彊(1834-1880)于清朝咸丰十年(1860)中进士,名列第三甲第64名;弟弟潘其祝(1844-1893)于光绪十六年(1890)中的进士,名列第三甲184名。

  泰顺自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以来,一共出过三位进士,潘氏兄弟就占了二位,因此被坊间传为美谈,而他们生活过的故居——泰顺“进士第”也成为泰顺县城繁华街道中,一座具有浓郁人文底蕴的百年老宅。

厚德立家,修塔造桥行善事

  潘家“进士第”位于泰顺城关泰景路上,面朝小巷开启的门楼并不显眼,但是门楣上“进士第”三个蓝底黄字,却遒劲有力,气宇轩昂,引得往来路人无不为之侧目。潘家“进士第”坐东南朝西北,由内外门楼、正屋构成传统院落式建筑,夯土围墙,青石铺地,精美构件以及颇具情趣的后院花圃,无不展示着当日书香门第的赏美情趣。

  “进士第”由潘氏先祖潘浦一手建造,但是确切的建造年代,家谱中不见详细记录。根据家谱中潘氏先祖们的年龄推算,“进士第”建成应该有近200年的历史。让人感念的是,潘家老宅历史悠久,而生活在“进士第”里的潘氏几代人,始终秉承着先辈好善之德,在地方上有过不少善举,并且件件可圈可点。

  岁月的长河中,文字是最好的迹痕。潘家人手中还珍藏着一本当年用小楷字抄写的家事记,内容言简意赅,字迹详实清晰,对先祖潘浦、潘庭栴的乐行好善之举,一一做了详细记载。

  “兄弟进士”的祖父潘浦,字荔川,是一名附贡生,他为人性情善良,生活极其简朴,日常生活中,更是喜欢从事一些行善之举,当时泰顺县城南门外的标志性建筑——文祥塔坍塌已久,无人修复,他见此情况,毅然独自出资修塔。

  一位潘家后人介绍,先祖潘浦公当时修建文祥塔时,邀请了平阳先生对文祥塔进行了设计,据说修塔的师傅也请自平阳,为此潘浦公还建了一座砖窑,专门烧制建塔所需的砖瓦。重修文祥塔前后耗时约二年多,潘浦公为此捐资一千六百余贯。当时在选好了日子开工后,老人还亲自担任监督管理的工作,天没亮就出发到工地,天黑了才回家,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始终在坚持。

  行动是最好的榜样,潘浦的善举影响到了后人,他的儿子,也就是“兄弟进士”的父亲潘庭栴(读音:zhān),同样也在当地做过不少好事。

  潘庭栴,字芗林,是一名廪生。廪生就是秀才,在古代,秀才也分为好几等,其中第一等的叫廪膳生,第二等的叫增广生,第三等的叫附生,廪膳生每月可到官府支取银米,是带工资读书的生员,待遇最高。潘庭栴曾担任过永康、浦江等地的儒学训导,非常热心公益事业。

  潘庭栴当时曾独立出资修建过罗阳城区内的万罗山亭,筱村修建文兴桥时,他也欣然捐资助力,这还不算,当时在修建罗阳至司前百丈方向的大岗岭古道及城郊下察溪桥时,他都鼎力出资相助,一些功德碑上还镌刻着他的善举。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横扫东南,时局动荡不已的情况下,潘庭栴曾作为首事牵头修建泰顺城墙,当时出资五百余贯,修建了城关东门至西门长达四五公里的城墙,为抵御战乱,做出了个人的积极贡献。

  善举之心,如同芝兰之香萦绕在潘家老宅的门楣上。世代流传,令人深深敬佩。

百年老宅,兄弟双双中进士

  潘浦当年从泰顺城关东门桐桥下迁移到距离并不遥远的方家洋时,绝没想到,有一天,他的子孙中间竟然相继出现了两位进士,潘家宅院由此被题名为“进士第”。

  前往“进士第”采访,进入门口时,内心悄然生起一种震撼。庭院里,青石阶前,芳草萋萋,二进门楼映入眼帘,虽只剩一道石门槛,但门槛两端的门枕石依旧存在,其上雕琢,花纹依旧清晰。一道院墙,立面斑驳,边缘残留的传统深蓝草花描绘却飘逸俊美,彰显了当年工匠精湛的手艺。同样这些草花图案还出现在“进士第”周边的围墙上,青藤丛生,枝叶茂盛处的墙脊下,绘法规整细腻,草花自如舒卷,从容不迫地似乎要从墙面上活生生地挺立起来。

  两位进士的父亲潘庭栴,膝下七子,身中进士的潘自彊(同“强”字)、潘其祝分别位居老二和老四。

  书香门第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潘自彊凭借年少才气,在县、府、院试连续奏捷,一路昂首挺胸,24岁时在浙江乡试中成为第86名举人,随后26岁时,在咸丰十年的会试中考取了第3名的优异成绩,在殿试金榜名列第三甲第64名,成为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进士,被钦点为户部云南司主事、福建司主事。同样,潘其祝也不辜负众望,38岁时中举人,在46岁那年,也就是光绪十六年,成为进士。

  潘氏兄弟同中进士,给方家洋的潘氏大宅增添了不少荣光,在这个后来被名为“进士第”的老宅中,进士兄弟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再次为后人阐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探寻两位进士的故事,他们的好学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闭门苦读,每月回家才三次

  进士之路并非坦途,潘氏两兄弟的求学生涯充满了难以想象的清苦。

  潘氏家族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当时,进士的父亲潘庭栴与他人共同在距离东门不远的飞龙山半山腰上建了一处书斋,从青田请来了一个先生,同时配备了一个厨师,专门供自家子孙闭门苦读。几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全部被集中在了清静的书斋之中。潘自彊从8岁开始就上山读书,日子过的极为清苦。”

  书斋苦读对于潘自彊而言是人生的一次磨砺。

  求学的那些日子里,潘自彊一个月只被允许回家三次。家就在近在咫尺的山下,甚至极目可眺。书斋学规之严却将一个孩子的足迹阻拦在了门槛之内,勤学苦读成为生活的唯一主题。当然潘自彊也是十分好学的,有时候读书入了迷,就连送到桌前的饭菜都忘了吃,只到饭菜冰冷,旁人提醒,才突然感到饥肠辘辘。

  刻苦努力最终让潘自彊获得回报。24岁那年,正是春风得意马蹄轻的青春花季,他在浙江乡试中成为第86名举人,此后又远离故乡,一路挺进,最终凭借多年积累的渊博知识,于26岁那年在京城一举考中进士。

  文风鼎盛的年代,出自泰顺大山的潘自彊携带着梦想,在京城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新天地,而万里之外的家乡泰顺也因他而感到无尚荣光。

  同样,潘家的另一位进士潘其祝的求学之路也是艰辛的。据潘立杰先生介绍,当年他也与兄长潘自彊一样,曾就读于山上的书斋,读书到了忘情之时,即便在梦中,也不忘记吟读诗书,每到此时,家人从不敢轻易惊扰。

  光绪十六年,潘其祝在时隔20年后,追随二哥的脚步考中进士,泰顺历史上的“兄弟进士”由此诞生,兄弟寒窗苦读赢得的荣光让潘氏宅院熠熠生辉。

  在“进士第”采访,笔者还了解到与进士潘自彊有关的一则佳话,他在京任职期间,曾做过不少正义之事。比如说清代著名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平反这起冤案,潘自彊也曾在从中出过不少的力气。当时他与十多位在京任职的浙江籍官员一起上书都察院,甚至在冤案前景不明朗的节眼上,依然不计得失,挺身而出,使冤案最终得以平反。

百年老宅,清幽去处度岁月

  “进士第”虽处闹市,身处其中,却显得无比深沉和宁静。

  据说,“进士第”门楼门楣上的“进士第”三个大字,原本为当年京城皇帝所赐,当时以匾额形式悬挂大厅中央,边上配有两幅短联,一为:会魁,一为:文魁。文革期间,百年老宅门里的“进士第”匾额遭到了破坏,三个字被人抠去了字体,只留下了字痕。后来,后人根据被抠去字体的痕迹,重新复原“进士第”三个字。虽非原物,但字却货真价实,即便如今,细细揣味,依旧会让人感到其中内在的深邃和大气。

  探访“进士第”,宽敞院落里,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坐在厅头养神。穿行老宅,前厅后院,依然能感受的到当年书香门第的宁静所在。

  百年风雨飘摇,进士第旧貌依旧。徜徉在“进士第”,让人体会到了“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之精神所在,古老的宅院承载着潘氏家族恭俭礼让,行善好德的处世理念,而其中发生过那些事,至今对后人乃至社会仍然有着太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