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新闻热线:0577-59299065|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 泰顺新闻网   ->   人文   ->   影像   ->  正文
推荐视频
推荐新闻
推荐图片
泰顺3000年|宋代泰顺文化多发达,与朱熹亲密交往就有这么多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02 10:42:56 作者:陶汉心 字体:

  宋代是泰顺学术文化兴盛的时期,煌煌盛世三百载,文化思想活跃,学术人才辈出。当时,泰顺境内有徐元德、徐容、张扬卿、林宗臣、林拱辰等学术人物,与理学大师朱熹有过比较密切的交往,他们以拜师从学,聚徒讲学,切磋经义等方式,有力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文化繁荣。

▲明代画家郭诩绘《朱子像》(朱熹像)

徐元德和朱熹感情深厚

  徐元德(1139—1201),字居厚,号牧斋,仙居村人,南宋永嘉学派重要人物。年少即赴温州城和金华等地求学,成年后因研究《周礼》出名,曾在温州和金华一带授徒讲学。宋孝宗淳熙年间,以乡贡第一名、漕司试第一名、礼部试第三名、殿试第四名的好成绩考中进士。入仕后,相继担任过绍兴府推官、邵武军学教授、藉田令、国子监正、太常寺主簿、徽州通判、通州知州等官职。徐元德为官勤劬,甚有劳绩,在官场上以“廉洁”与“明断”著称。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病逝于通州任上,朝廷赠予从五品散官阶——朝散大夫。生平著作有《樵夫集》、《周礼制度精华》等书。

▲徐元德像

  徐元德与朱熹的交往颇深。淳熙十三年(1186),徐元德在邵武任军学教授,朱熹曾到邵武讲学。邵武是南宋丞相李纲的祖籍地,徐元德、朱熹为了激励邵武士子学习李纲忠君报国精神,主持兴建了李纲祠堂,朱熹还为祠堂的落成撰写了碑记。此后,徐、朱二人交往密切。徐元德患病,函告朱熹,朱熹作书《答徐居厚》。书信内容流露出朱熹兄长般的温情,他语重心长地提醒徐元德:“大病新复,正要将护,不可少(稍)有激触、损动真气。读书度未能罢,且歇得数月亦佳,将来看时,亦且适意遮眼,自有意味,正不必大段着力记,当损人心力,使人气血不舒,易生疾病。”

▲徐元德为李纲祠堂所立的碑石(朱熹撰写碑记)

朱熹和徐容有深厚的师生情谊

  徐容,字仁甫(仁父),仙居村人,侨居永嘉。据仙居《徐氏宗谱》记载,徐容是南宋孝宗乾道年间的进士,曾任过永嘉县令。绍熙元年(1190),朱熹任福建漳州知州。是年夏天,徐容与其兄徐居父(居甫)从学于朱熹。此后,徐容长期师从朱熹。他认真向朱熹探讨学问,朱熹曾语重心长地教导徐容:“为学,须是裂破藩篱、通底做去,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据《朱子语类大全》记载,朱熹对徐容也有较直接的批评:“居甫、敬之是一种病,都缘是弱,仁父(徐容)亦如此”。据《分疆录》记载,朱子《池州语录》第二十四卷,由徐容记录整理而成,其内容都是徐容与朱熹的问答要旨。

▲徐容像
▲仙居村,南宋知名学术人物徐元德、徐容都是这村里人
张扬卿应是朱熹的同事兼弟子

  张扬卿,生卒不考,字法叟,大安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登第,殿试第十名,初任江西婺源(朱熹的祖籍地)县尉。南宋淳熙年间,朱熹担任南康知军,张扬卿任南康军学教授,教官任满,因朱熹推荐,改任随州通判。据史料记载,淳熙八年(1181)朱熹从南康知军离任,四月六日到庐山,与张扬卿、王阮、周颐等11人一起拜谒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的遗像。周敦颐的后人在光风霁月亭设宴邀请朱熹一行,朱熹提笔撰写《书濂溪光风霁月亭》以记其事。大概在此之后,朱熹还给张扬卿的母亲徐夫人写过墓志铭,《墓志铭》说:“扬卿以从政郎为南康军学教授,与予联事相好也。”由此看来,张扬卿应是朱熹的同事兼弟子。

▲《分疆录》书影

林宗臣与朱熹同时讲学,林拱辰与朱熹诗书互酬

  林宗臣,泗溪人,上舍释褐出身,授官迪功郎,也是朱熹学派的人物,与朱子同时讲道学。林拱辰(1149—1216),泗溪人,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学者型高官。《分疆录》记载他“武举换文,登淳熙辛丑(1181)进士”,“邃于学,根抵六经”。著有《诗传》、《春秋传》。相继任官太府丞、工部尚书郎、婺州知府、淮西安抚使、广东经略安抚使、宝谟阁直学士等。淳熙九年(1182)二月,理学大师朱熹因公途经平阳,在一个叫盖竹的地方与林拱辰会晤。二人相见甚欢,林拱辰的渊博学识与盖竹的风光景致感动了朱熹。

▲林拱辰像

  朱熹心头竟然动起隐遁的念头,于是化诸笔端,写下诗篇《过盖竹二首》,表达了对林拱辰的一种留恋。其诗云:

(一)

二月春风特地寒,

江楼独自倚栏杆。

个中讵有行藏意?

且把前峰细数看。

(二)

浩荡鸥盟久末寒,

征骖聊此驻江干。

何时买得渔船就,

乞与人间画里看。

▲《温州经籍志》书影